會員後台
登出
松山分館2019「閱讀的百種樣貌」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出爐! 此次以「閱讀的百種樣貌」為主題,徵求照片可具體呈現與閱讀有關的人、事、物及相關意象, 松山分館2019「閱讀的百種樣貌」攝影比賽經...
呂秋明為雲林縣四湖鄉人,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從事教育工作。進入攝影藝術領域已三十多年,攝影創作題材廣泛,曾在南投文化中心辦理攝影個展,及多次參加南投縣校長美展展出。本次展出的攝影作品以南投縣的風景為主...
「路過」是一段返家的路上風景。而這段路是藝術家鍾順龍於婚後返鄉定居的十年間往返花蓮鳳林及南投埔里兩個家之間的一段公路。 本次展覽邀請到藝術家鍾順龍,回顧其婚後十年間往返於中橫公路的散亂片斷,...
街角每天上演著不同的劇碼 時光膠捲濃縮了街角風情 眼睛凝結了緊密的情 香港出生的嘉義媳婦鄧秀蓮,以嘉義在地日常為拍攝題材,穿梭在聚落與巷弄間,尋找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的故事。 用相機等待...
臺中車站經歷百年光陰,上演無數悲歡離合、承載歡笑和淚水。 拍攝臺中超過60年的攝影家余如季,用鏡頭記錄了臺中車站的歷史風華。 2019.10.05 - 邀請您,一起走入余如季先生的攝影世界,品味那...
藝術家展覽序言: 從91歲的香山火車站出發,拍攝工作分三次進行 : 去年12月、今年5月及8月,題材包括賞鳥區、沙丘、賞蟹步道、南寮及新月沙灣等自然環保區及旅遊景點。工作延伸至紀錄每天下午兩...
17世紀,民雄為原為平埔族聚落,「打貓社」為羅雅族Dovoha之音譯,拼音雖有各種寫法,但意譯均有「烈風」的意思,形容該部落為雄猛如烈風之民族。民雄的發展,歷史已久,是個產業多樣、人文豐富的百年鄉鎮。...
每個畫面都有故事,每個影像都深刻腦海,我記錄他們的美 從影距今正式紀錄剛好40載; 感恩爵士恰巧在這個時期, 看到了我也邀請我來到這台灣攝影界神聖的專業殿堂─爵士藝廊, 舉辦個人第12次的攝影...
本展為《台灣新聞攝影協會》(前身為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於2006年正式創立以來,首次以「系列照片」為主軸,從十餘年來的新聞攝影作品裡,規劃包括移工困境、環境生態、居住正義、文化現象、貧富差距、災難現場...
「有時候覺得,風景其實是一種心事。」 ─ 美學大師 蔣勳 「早些年,大部分的西部居民對遠在東部縱谷的池上印象模糊,常常聽到的就只是「池上便當」而已。至於池上便當好在哪裡,也還是說不清楚。有當...
「台灣,不只是 70 萬人旅途中的轉機點,更是他們實踐夢想的人生轉機。」 每一年,有超過 30,000 個移工離開家鄉,從東南亞來到台灣,一待就是五到八年。他們以看護、廠工、漁工的身份,參與在我們的生...
清中葉至台灣光復之前,亂彈戲曲曾是民間最盛行的傳統戲曲,無論節令廟會或婚喪喜慶,它都是重要的背景音樂,在野台戲越來越沒落時,新美園的道具、戲服依舊顯得考究。台上只能看到忠孝節義的表演,台後卻能看到團員...
「一戰古寧頭,再戰大二膽,同仇敵愾,消滅匪黨,光輝的八二三」,沒有古寧頭大捷,不會有後來的八二三,更不會有現在臺澎金馬的安定繁榮。 1949年10月25日凌晨青年軍201師挺立在金門古寧頭灘...
請個別點選下列圖片下載桌布。 點選作品名稱,則可連結到該會員作品頁面。 另有列印版下載:https://cyberisland.teldap.tw/news/active/FFZF ...
成立於 2006 年的【數位島嶼】網站,是一典藏公眾作品的平臺, 秉持全民共享的理念,邀請社會大眾捕捉島嶼多元的視角與瞬間的美麗。 2020 年度的桌曆主題為《農村》,我們精選 12 張佳...
證嚴法師1937生於台中清水,皈依印順導師,倡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啟慈濟功德會濟貧教富,救苦救難的修行之路,53年來慈濟功德會不只在台灣許多鄉鎮留下行...
全國運動會是全台最大綜合型的賽會,108年共有34項競賽種類,超過40個比賽場館,所有賽事都是免費入場。市府高規格宣傳,希望全國民眾不論哪裡人,都進場來為自己家鄉的選手加油,也為即將前往東奧的選手加油...
「我願意成為大家的眼睛,換個角度認識台灣。」 紀錄片導演齊柏林用空拍紀錄台灣地景與人文,透過影像紀錄,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麗背後,那些因開發留下的疤痕。從齊柏林的眼中,看見他對台灣永不熄滅的愛...
從光影的主從關係引導視覺感觀,刺激心中的好奇與疑惑,引發探究其背後的故事,及了解宗教文化活動對當地聚落的傳史與脈絡擔有極其重要的角色。 藉由剎那間乍現出光影的影像,從其傳達的訊息或密碼中體驗...
A dream you dream alone is only a dream. A dream you dream together is reality. ― John Lennon ...
邁入第34個年頭, 雨滴小集2019年推出以"瞬"為主題的攝影聯展。 瞬息萬變,"瞬"稍縱即逝, 攝影~是呈現可遇不可求"瞬"間之美最...
鹿港是台灣歷史文化的重鎮,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產、工藝傳承還有古蹟歷史建築,孕育常民生活、文化、節氣、風俗、人情,喚起大家對古鎮的愛戀。 在地攝影家龔顯森經常揹著相機,出沒於鹿港寺廟及街頭巷...
在台灣每年有無數的老建築因各種原因默默消逝,但是卻無法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與重視,有感於迫切現況,我們希望透過巨觀與微觀的角度切入,將構成老屋的元素一一分解,讓更多人知道老屋與我們的關係,文化資產的意義是...
921大地震是臺灣人難以從記憶中抹去的一場夢魘;但光陰似箭二十20這樣轉眼過去了。竹山秀傳醫院特舉辦「不忘初衷 讓愛重生」921二十周年相片回顧攝影展,3日並邀到在地攝影家劉憲仁及劉興崧攝影師在竹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