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後台
登出
阿明
阿珍
都市變遷下的郊區,由於重劃區關係,昔日道路兩旁的稻田,已不復見。阿珍嬸家的田,是少數還有耕作,堅持用人工下田的。父親在清明前夕,煙雨紛紛時節,與阿珍話家常。記得她的婆婆早年喪夫,帶大一家子,目前已經九十幾歲,是傳統的農家婦女,佝僂身軀因為種田而駝背不堪,但仍然守護家園,至今努力不懈。 土地是人賴以維生的活力泉源,臺灣是農業起家,種田是我們歷史的一部份。有土斯有財,是老一代人教給下一輩的觀念,恪守祖訓,如何讓子孫知道祖先走過的駢手胝足,農村,是最好的見證,傳遞大地母親的訊息。
0
無限
提供者:阿明 拍攝時間:2018/05/18 主題 / 關鍵字:東海大學、蘭花男孩、文理大道 大度山的風在夏天,特別涼爽。因為開會的緣故,在這裡度過一夜,星夜下教堂很美,三五成群的大學生在草地上,度過人生美好時節。 東海傍晚的光影迷人,在給仰慕已久的作家教授簽完名之後,我獨自走到文理大道,想起作家在書扉頁寫給蘭花男孩,覺得巧合。 看自己影子在夕陽下逐漸拉長,似乎延伸到無窮遠處,隱沒在草地盡頭,象徵我要更加努力,如同世上的光與鹽,發光發亮,照耀每一步。
1950年清水國民學校第五屆畢業記念寫真
提供者:劉秀松 拍攝時間:1950/07/1 主題 / 關鍵字:土城、清水國民學校 那是一個剛結束日本統治的年代,生活普遍窮困,可以上學的孩子,很幸福。父親讀過三年日本冊,光復後繼續完成學業,一九五零年畢業。因為家庭因素沒讀完初中,開始他一生的工作。轉眼,已逾一個甲子。 起初國民學校大家都窮,沒鞋子穿,沒有筆可寫,一、二年級得到土城公學校唸書,後來再轉回清水國民學校。畢業照可以看見男女合班,那時候沒有制服,男生有的穿卡其服居多,女生則是以連身裙為常。父親說制服對他們來說太貴了,鄉下地方,沒有穿制服也無妨。 這張珍貴相片裡的人,大多早物故,父親的同學們目前還有聚會,古稀老人雖然是曾祖父等級,卻依然童稚,記起那段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生活。
淡水一條街
來往的觀光人潮,在假日,街道上總是熙熙攘攘。一百多年前,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博士在這裡創辦全臺灣第一間西式學校,想當初,來讀書的人們也是走在這條路上,讀洋書,應該很新鮮。過了百年後,我也在這裡求學,租房子,享受淡水的光影,美好空氣。還記得在夕陽餘暉時,陽光落在磚紅色的古蹟圍牆,那感覺實在很棒,成為我大學生活,絕佳的回憶。
1
2017新北土城媽祖聖誕扮仙
2017新北土城媽祖聖誕新丁會
兒時我曾經跟阿爸一起搭火車去北港進香。為了省錢,我們選擇搭夜車的復興號,在嘉義下車,再轉搭客運去朝天宮,印象中夜裡的星星很美,晚上的火車窗外風景是一根接著一根的電線竿,我喜歡趴在阿爸的身旁屬數電線竿,數到睡著,等到醒來之後就差不多到了。凌晨時分的北港媽祖廟燈火通明,路上人聲鼎沸,阿爸牽著我的手進來廟內,小心叮嚀我香要拿高,不要觸到別人的衣服,好多人在媽祖神像前跪下膜拜,口中不斷祈禱許願,媽祖慈眉善目的眼神下,我不禁眼淚直流,因為祂就像是我們的長輩一樣,願意傾聽我們的苦難。 長大之後,換我陪阿爸去拜媽祖,阿爸的雙手長滿了繭,拿香已經不似年輕時方便,走路緩慢,卻還是堅持要去拜媽祖,從他的身影我看見感動,也才真正了解什麼是虔誠的心意。此外我還記得在繞境隊伍經過的時候,曾跟著人群一起去鑽媽祖的鑾轎,媽祖憐憫眾生,鑾轎慢慢從我們頭上順過,神聖的力量,我在此時特別接近,腦海裡想到阿爸、想到我的奶奶,一個個虔誠的信徒容顏,烙印在我的心中,深刻到無法言喻,因為需要用心體會。感謝媽祖的庇佑,在媽祖的愛裡不分你我,祂雖然是海上女神,但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長出屬於我們自己的信仰,展現臺灣人的堅毅不拔。感謝媽祖,讓我在信仰裡找回家族的歷史回憶,不僅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那是家族的共同體。在媽祖的慈光普照裡,我深深相信,歷史會延續下去,就像阿爸告訴我的,奶奶在媽祖的眷顧下,得到了平安與永不放棄的勇氣。
2017新北土城殺豬公
「各位里民,媽祖繞境車輛即將在下午兩點半經過,請大家踴躍參加。」每年遇到媽祖誕辰時,里長總熱情地廣播。我跟阿爸將水果、糕點等供品擺上案桌,手持一束馨香等待媽祖,浩浩蕩蕩的遊行。聽阿爸說以前農業社會拜媽祖的日子各地不同,我住的土城是三月初四,歡仔園的三抱竹是三月十五,板橋慈惠宮是三月二十二,中和廣濟宮是三月二十八,三重是四月二十五,後來因為大拜拜的關係改成五月初五。其後社會變遷,才統一改成三月二十二繞境,方便信眾參與。顯示各地方對媽祖信仰的熱烈程度,歷久不衰。 阿爸腦海裡對媽祖的回憶,是與奶奶含辛茹苦養育他們長大有關,有汗水與淚水。由於奶奶三歲時就來爺爺家是童養媳,從小看盡人情冷暖,再加上丈夫長期不在家,她只能努力持家,向媽祖祈求保佑子女健康平安長大。奶奶曾經與叔公一起養豬公,將一籃又一籃的地瓜葉慢慢熬煮,俗稱燉豬菜,再倒在豬槽,希望將豬養得又大又肥,能夠在三月二十二在媽祖誕辰前夕,繞境時獻上豬公,祈求來年好運。 有一年因為曾祖母去世,奶奶養的豬沒辦法宰殺,只好求售賣給別人,因為習俗上,喪家是不能拜豬公的。阿爸說,殺豬公的時候要號召親朋好友來一起同歡共享。台語有句諺語:「「刣豬公,無相請;嫁查某囝,還大餅。」,意思是說不要做小氣的人,如果有好事就要分享給別人,而不要只是討人家的紅包,阿爸總會提到這句話教導我。在以前,奶奶曾經請娘家的兄嫂來幫忙宰殺,兄嫂對奶奶很好,知道她在這裡過得並不好,吃很多苦,每次來看奶奶總是會帶不少東西,給小姑來自娘家的溫暖。阿爸總說奶奶一生虔信媽祖婆,希望媽祖婆的繞境隊伍能夠經過綠油油的稻田,因為只要有媽祖的護佑,農田來年幾乎都可以豐收,我試圖想像,奶奶在媽祖繞境時,眼眶應該是充滿了淚水,等待媽祖婆的安慰,同為女性的媽祖,相信更能夠體會。 老家在媽祖聖誕前後,有個「新丁會」的傳統,這是媽祖神明會的活動,信徒有分老班跟新班,一班人數大約有十幾個。只要當年度有新出的男丁就可報名,迄今超過百年歷史。我的伯公在出生時就被曾祖父提名參加,製作金牌跟別人競爭,華人社會講究面子問題,輸人不輸陣。這樣的精神來自曾祖父的父親,他早年困苦入贅,靠賣柴維生,但被鄰里輕視,一度想參加新丁會卻被遭拒,直到小孩事業有成,曾曾祖父才順利入會,向別人證明他有能力撐起這個家,而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參加新丁會也成為我們家在媽祖生日時的重要慶典。
午後老房子
照片名稱:午後老房子 主題:舊厝回憶 拍攝時間:2017/05/07 / 阿明拍攝 拍攝地點:新北市土城區冷水坑 內容描述: 我的曾祖父在這裡出生,老屋迄今超過百年,曾經長輩說,爺爺小時候頑皮,一度把老家的屋頂燒了一個洞,老屋承載了我們家族的共同歷史。我們住在前面是小溪,後面有山坡的冷水坑地區,周圍有稻田,我還記得好幾次在田裡控窯烤地瓜很熱鬧,那是秋天農人收成稻米時節,空氣中瀰漫稻草香氣,這是鄉村才有的,跟都市叢林完全不同,因此老屋也陪著我們一起長大。 隨著土地重劃的關係,稻田不見了,老房子也一棟接一棟被拆除,烤地瓜的農田變成停車場,鐵片圍住,綠油油的景象不再,我們只能望而興嘆。聽說老屋是在下一波要重劃名單的範圍內,過不久要夷為平地。原本住在老屋的長輩們逐漸凋零,他們跟著老屋一起走入歷史的洪流。那天下午,母親說給老家拍張相吧,她嫁到這裡超過四十年了,為人妻,為人母也當了奶奶,我的母親在這度過她人生最青春,最值得回味的日子,老屋有她滿滿的回憶。 謝謝老屋,它是我的老家,也是我人生中不可抹滅的地方,因為有它,我們家的歷史得以延續,雖然它要走入歷史了,但是我們家永遠都會記得老屋的。
我的太陽花初體驗
關鍵字:太陽花學運、言論自由、臺灣人 拍攝時間:2014/03/26 拍攝地點:中華民國立法院前 內容描述: 二零一四年,我三十二歲,人生過了第一個三十年。感謝上天讓我在臺灣長大,這塊我心目中的美麗島。從小到大,我不知道什麼是白色恐怖,只知道父母會在我們罵政府的時候,害怕我們被警察捉走,彷彿是不能說的秘密。直到,直到太陽花學運開始,我們才真正的覺醒。在太陽花學運之前,如果你跟朋友們討論政治,他們會說:抱歉,我不是政治狂熱份子,那不關我的事。於是,我逐漸領悟為何父親喜歡看晚間的政論節目,總被母親說看這種節目血壓很快就升高。我好一段時間不明白,政治節目有那麼好看嗎? 等到我去立法院的學運現場,看見一群又一群關心國家的年輕人,我內心不禁澎湃,熱淚就快盈眶。原來關心政治不是一種罪,而是基於愛這塊土地的情意。照片中是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的演講,大家席地而坐,聽這位關心臺灣文化事業的前輩,語重心長告訴我們如果草率通過服貿,那將造成多大的災難。只是我們的政府好像都看不見,只說利大於弊,簽了就沒問題?所以我們選擇站上街頭,請政府聆聽來自百姓的聲音。在這群人之間,有的是學生,有的是上班族,還有從中南部上來加油打氣的底層人民。這些人不為什麼,大家的心願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政府傾聽,人民要的到底是什麼。 雖然太陽花學運告一段落,但是臺灣人的奮鬥意志卻永遠不會消失,如同火炬被點燃,它將永續傳承,告訴後來的世世代代,關心政治,並非只是大人的事。
3
浦城一景
拍攝者:阿明 拍攝時間:2014/10/15 主題 / 關鍵字:書店風景、師大夜市、水準書店 寒露之後,時節已進入深秋,冬天就快來了,還記得十幾年前的冬天,我還是一個準備聯考的高三學生,老師吩咐我去師大的水準書局買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深河》,那是我第一次走進水準書局,踏入浦城街。水準書局的老闆曾大福及其夫人都是愛書人,他們會在結帳時告訴顧客哪本書值得買,不買還可以用租的給你,總是要多推銷幾本好書才夠,十幾年過去,他們仍然堅持理想,在出版業的寒冬裡殺出一條血路,用通路商的價格要給顧客最好的回饋。鄰近幾間店的巷尾是間咖啡廳,它原本也是書局,是專賣簡體字書的,當時老闆會用立可帶把書背的價格塗改而寫上他認為合理的價格,所以買書時要特別注意,在昏暗的黃燈找尋自己喜歡的書籍,我的第一本簡體字書就是在泰安買的,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erleau Ponty)的《知覺現象學》,至今印象深刻。 雖然浦城街不大,小小一條,卻因為鄰近文風鼎盛的師大而產生各類特色小店,不管是書店或異國風情的小酒吧,當讀書讀累了,就在酒吧閣樓上看往來的夜市人潮,想著自己的論文主題到底要寫什麼,等待靈感,享受忙裡偷閒,是浦城街獨有的人文風景。當你下次來浦城街,請放慢你的腳步,用心體會臺北鬧區中的一方淨土,浦城一景。
花車繞境顯神氣
攝影者:劉秋松 時間:1971年 主題 / 關鍵字:媽祖誕辰,繞境,花車遊行 小時候常翻閱父母親保存的老相簿,那是黑白年代,人情味特別濃厚。有一張照片時常吸引我的目光,那是媽祖誕辰時家鄉繞境的老照片。我聽父親提起,每年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前後,奶奶總會殺豬以答謝神明庇佑。這段期間鄉里有花車遊行,上面載著稚氣脫俗,臉上有著青春洋溢的孩童們,他們裝扮成金童玉女,在花團錦簇的貨車上展現天真笑容。早期台灣社會並不富裕,大多數民眾是務農家庭,平常最大的休閒娛樂就是參與宗教慶典,有得吃也有得看,人神共歡,感謝神明保佑,來年五穀豐收,闔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