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雙載出行的原住民一家人、遶境行列中對著鏡頭比「吔」的男子、101大樓前種菜的婦女、南投茶山上勞動的外籍配偶、向遊人介紹自己祖厝的老先生……男女老少不同族群的面孔,對著鏡頭擺出自在、燦爛的笑容,匯集在蔡文祥這部攝影作品集中,他將之總稱為「這是台灣」。

「這是台灣」的發想,要上溯到近二十年前——那是本土化浪潮興起的一九九○年代,對在地文化的發掘,讓很多人產生「中國v.s.台灣」文化及身分的認同危機。蔡文祥回憶,當時甫自美留學歸來的他也受到很大的衝擊。認同危機讓他開始思考,到底「台式文化」、「台灣精神」是什麼?人們總是說「台灣底層很有生命力」,政治人物也喜歡以「台灣牛」代表台灣人堅忍、努力付出不空言的性情,這固然可以用文字描述,但要怎麼用圖像表達?

於是,他開始採取行動:先是閱讀台灣文化相關資料,而後展開攝影旅程,希望能將「台灣味」這種抽象的概念,在畫面上具象呈現。從一九九九年到二○○二年——拍攝最初的三年,他走遍台灣各地,並不預設什麼主題,只是四處觀察「有故事」的人事物,拍攝下來,再不斷調整、修正,直到鏡頭下的圖像能呈現他心中的台灣。

他希望這系列創作,能以「人」為主角,呈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而這一切是基於含攝影師自身和被攝者友善的互動、平視的鏡頭。最初,他以為這會很困難,但當跟被攝者抬槓、誠實說明來意後,大多數人都願意置身鏡頭前。他不要被攝者擺出什麼刻意的姿態,以閒聊讓他們卸下心防,在快門按下那一刻表露真誠的一面。

農忙時,他拍攝田裡農人的辛勤;節慶時,他搜尋儀典、歡鬧之外特殊的漏網畫面。他在都市捕捉小市民下班後吃百元熱炒的心情,也到郊野拍攝路旁鋪起塑膠布就地野餐的勞工。他從長年的觀察發現,一般台灣民眾對生活美滿的認知有兩種層面:一種是「知足」,而另一種就如同老人家常說的:「做人要『認份』。」面對大環境的衝擊和對政治、政府的無奈,仍要從生活中找到快樂、找到滿足自我的方式。這樣的「台灣味」,並不只體現在特殊的活動或節慶,而見於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惟有到台灣各個地方生活,接觸社會各階層,才能夠了解並表現「當下台灣的真實面貌」,詮釋文化的認同。

蔡文祥表示,在長達十餘年的拍攝過程中,他也有不少收穫,特別是關懷台灣的視野從「人」又延伸到建築、招牌、地景等生活周遭環境中所呈現的「俗美」直覺式的審美觀,與「窮則變,變則通」功能性的表達語彙。他認為,從廟宇裝飾到夜市擺設,台灣一般人的美學品味,有其被殖民歷史的因素。不同於西方物質欲望的滿足有那麼多選擇,在選擇有限的地方,如何就地取材,構築生活中的美與樂趣,是台灣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這是台灣」以島嶼的日常生活為主題,內容涵蓋了台灣人的生活、住宅、勞力付出、社會發展乃至於幽默感。蔡文祥期盼觀者能透過這組作品,看到真正的生活樣貌,而他對「台灣味」的尋訪,仍是一個未完的旅程。未來,他將持續記錄這個島嶼上的點點滴滴,以呈現更多面向的台灣。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