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

臺灣牛,養活了臺灣人 

照片是民國85年12月24日,在北斗牛墟廣場拍的。畫面正在「考車」測試牛的力氣。 評量牛隻優劣,體格與力氣相當重要。要考驗牛的力氣,方法是將牛車前輪固定鎖死,車上載以重物,主人下令讓牛隻使力拖行,視牛車行駛狀況評量牛隻力氣大小。這種試驗方法臺語叫「考車」。 明清時期,閩粵先民相繼移民臺灣,在以農業為主體的年代裡,先民胼手胝足開墾農地,牛隻是極重要的農業生產夥伴。因此,臺灣各地也形成了牛隻買賣市集~牛墟。早期全臺有幾處著名牛墟,如善化、鹽水、北港、溪湖、北斗等。而北斗牛墟曾是台灣四大牛墟之一。 早期牛墟市集相當熱鬧,一大早就聚集各地牛販與農民,其中還有不少牛隻仲介穿梭其中。廣場上,這邊考車、那邊摸壽(以手伸進牛嘴摸牙,評量牛隻年齡) 、有人談價、有人拍拍牛背觀察體型,買賣雙方都希望賣得好價、買得好牛。除了牛隻交易之外,市集還有賣牛具、南北貨、土產、早餐等攤販。市集反映出農業社會牛隻的重要性。 農耕機械發達後,耕牛漸被機器取代,牛隻交易日漸萎縮。民國七、八十年代,各地牛墟一一結束營業,臺灣牛墟走入歷史。 先民墾臺四百年,靠著農業生產養育臺灣子民,水牛勞苦功高。作為臺灣人,對待水牛當有崇敬之心,正如本鎮中和里農民王國賢所說:「我養一條牛,牛養活了臺灣人」。 

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