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殖民的城市,也是一個多元寬容的城市,它對於田凱從小來說,就像是一座想像的城市,直到它回歸中國,開始起了些莫名的變化,對於旅居日本的田凱心中更又產生了一股拍攝的動力,表面雖然是中國,但它卻迥異於中國,和中國的每一個城市,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在。
Colony Island 這組作品,有趣的地方是,旅居日本的田凱對中國大陸又更有一種陌生感,而香港在中國大陸人的心中,一直是一個存在的想像,直到如今,他變成中國的一份子,眾多人湧進了香港,開始碰觸心中的夢想城市,於是街頭開始起了變化,不像中國大陸也不像以前的香港,而是後殖民時代的香港。
擁擠的街頭的人,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節奏緊密的生活著,但這些活中的每一個人事物,在田凱的鏡頭下,卻是冷靜且客觀的,存在著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裏頭每一個符號都無法讓你想像這是中國大陸。作品中無論是櫥窗、海報、高樓、招牌、擁擠的車廂、學運現場、城市街頭,或是工人、夜晚走在街上的印度女性、學運的外國人、街頭大口吃東西的女生、學運現場溜滑板的年輕人、電車裏頭的各國男女,你會發現,在田凱的影像中這些人事物往往是被抽離的,他拍的香港街頭有著他的穩重,有著旁觀者的態度,有著不同於你看到的香港街頭,甚至可以是新奇、有趣、初次見面的新鮮感。
田凱來自於天津,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畢業,目前旅居日本從事攝影相關工作,他的影像就如同他厚實、不浮誇、不多話的個性,尤其是處理學運現場,那種清淡直接的做法,很清楚明白地闡述後殖民時代香港街頭的微妙變化,正好可以讓臺灣的觀者,看到對岸街頭的另一種文化的表現與連結。Colony Island 這組作品 2014 年受到日本清理美術館永久典藏。

創作自述
香港一直是我想居住一段時間的城市。它在我出生那年確定回返中國,我的青少年時期是香港文化輸出最昌盛的那幾年,所以對香港一直有着莫名的嚮往。出生在中國又在日本生活多年,我想我可以客觀中立的看待意識形態上的不同,以第三者視線觀察香港的變遷。香港是一個多元的都市,也許中國一些城市的現代化程度已經超過香港,但無法取代她的特殊性。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膚色的人住在這裡,它應該有更寬闊的視野和更廣泛的思維,才能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近代思想在這裡融合在一起。我很喜歡這個城市,第一次來香港也沒有讓我覺得陌生。我不希望作品帶有太多個人色彩。一些事件發生時我剛好在場,但我没有直接紀錄現場,而是去拍攝那個時間在香港的人。
Statement/Colony Island
Hong Kong has been one of the place I want to live for a well. It is determined to return China in the year I was born, and my adolescence is the most prosperous of the Hong Kong Cultural outputing in those years, so Hong Kong has always been a sense of longing. I been to Hong Kong to found it is a palace with broad vision and wide thinking. Hong kong has been a British colony, even through returned to China, they have ideological problem to solve. If not, Hong Kong would always been a Colony island.

藝術家簡歷
1984 出生於中國天津
2006作為工程師赴日本工作
2014畢業於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
2013/10 策展並參加聯展《拋下寫真上街去》,Crossroad Gallery,東京
2013/10 參加薩爾加多工作坊,共同出版《Our Generation》2014/02 《Colony Island》展於東京目黑區美術館
2014《Colony Island》清里寫真藝術美術館典藏2015/03 《Colony Island》參加清里寫真收參展
2015/09 《故土》展於Xin café, 上海
Photographer, now dwells in Yokohama Japan, he was born in China, and came to Japan in 2006 as a mechanical engineer. Working as photographer and Japanese-Mandarin translator, he put on his lifetime on observing chinese identity. The work has been selected into the permanent collection of the Kiyosato Museum of Photographic Arts, Japan, In 2013

流浪的攝影空間簡介與理念
流浪的攝影空間的成立,來自於2005年,當時於中研院從事環境科學工作的楊哲一,開始於院內推廣當代攝影藝術,進而發起成立當代攝影藝術創作社,幾年後擴展至對外推廣,並於2010年中國流浪返台後,於宜蘭成立工作室「青年文化企業社」,推廣偏區羽球、攝影公益計畫及當代攝影藝術,一樓為「青年體育」,二樓為「流浪者攝影藝術工作室」,直至2013年,決定將工作室遷移南港,並且創辦「流浪的攝影空間」,希望能聚集更多力量,創造一個新概念的平台,改變社會。
流浪的攝影空間,位於台北南港,捷運南港展覽館站5號出口,為一棟50年廢棄空間改造的攝影平台,目前一樓為數位微噴中心,二樓為展覽空間,三樓為工作室、暗房、藝術家駐村、兒童攝影志工住宿空間,以攝影的實驗與跨界為方向,介入社會為核心的概念,招集台灣年輕攝影藝術家、兒童攝影教育志工、流浪與壯遊者等,自助互助,自給自足,希望建立起一個屬於這世代的交流平台,來向社會發聲,介入社會。

展覽期間:2015.10.17(六) 2015.11.16(一)(週一、二、三公休)
開放時間:週四至週日 13:00 ─ 18:00
開幕茶會:104年10月17日 (六) 14:00-17:00
展覽地點:流浪的攝影空間(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625巷33號二樓)
聯絡信箱:wnaderer_studio@yahoo.com.tw
聯絡電話:0933-218-469 蕭雨軒
主辦單位:流浪者攝影藝術工作室
協辦單位:流浪的攝影空間、青年體育
合作單位:Avocado 數位微噴
贊助單位:小雪人冰品、夏茶庄、陋室影像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