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年,約翰.享利其.舒爾茲(John Heinrich Schulze,1687-1744)觀察了氯化銀與碳酸鈣的混合液經光照後會黑化的現像後,攝影化學的鍊金術大師們逐步在十九世紀上半葉建立光采。1839年,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1787-1851 ) 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首創銀版照相術,銀鹽世界所建立人類另一個視覺靈魂之窗,開始停駐在每一個角落。

從銀版、濕版、乾版到膠卷底片,攝影術的進展日新月異,但在九〇年代數位相機普遍上市之前,「銀鹽」這個基礎媒材,始終扮演一個輔佐、推進攝影文化的重要角色。
台灣攝影藝術的發展,一百多年來一直具吸納、衝撞、交融與再生的特質,異國思潮的薫陶加上本土意識的自省,誕生了台灣自有的影像文化。它的開展、延續及深化,依政治、社會脈動的轉換,自然有其傳承的意涵。

上個世代的台灣攝影,並不是在深具藝術化、或深層社會性、文化意識自主性很強的社會環境裡發芽與醞釀,但在前人所留下的光影片羽中,我們仍然看見不同世代獨有的容顏樣貌與生活景觀;日治時期的張清言、陳啟川、彭瑞麟、吳金淼、林壽鎰等先進,透過業餘愛好者及專業寫真館的生活描繪影與紀念肖像,讓我們看到時代更遞、男女的矜持與凝望;在終戰前後,百廢待興的困頓時刻,我們也看見「攝影三劍客」鄧南光、張才、李鳴鵰,在時代轉移中,將紀實攝影理念深植並推廣在這塊土地上,他們伴同5、60年代的攝影家:黃則修、鄭桑溪、楊基炘、徐清波、謝震隆、黃伯驥、陳石岸、邱德雲等,默默用相機根植地方,共同見証島嶼居民的生命質地與況味,在台灣攝影發展史中,留下彌足珍貴且不可或缺的一頁。

從70年代至解嚴前後,中生代攝影工作者逐漸投入社會關懷與深度報導的工作。他們的角度普遍從客觀的速拍轉換成主觀的凝視,朝單一主題、專輯系列的概念做追蹤紀錄。王信、梁正居、謝春徳、劉振祥、張詠捷、何經泰、高重黎等攝影家,他們更關注少數族群與邊緣角落,長期蹲點在受漠視、忽略或禁忌的人物/題材上,並企圖在攝影風格與意識上加以深化,以建立起個人化標誌。
兩千年之後的台灣銀鹽新世代,手法更加多元、開放,從陳敬寶的彩色人物造像,沈昭良、曾敏雄、張譯云的現代紀實組裝,楊文卿的針孔攝影與鐵板、濕版玻璃系列,高志尊的蛋白相紙和韓筠青的范戴克鐵銀轉印技法,到林佳文的分區曝光表現等…. 他們以傳統媒材與技法體現當代意識和潮流,努力創造自己風格。

橫跨三個世紀、不同世代的影像就在此展開,在領會其不同攝影價值、觀看取向及銀鹽材質應用的同時,我們更看見影像工作者歷歷在目的交織足跡,這是台灣攝影文化一脈相傳的臍帶,更是我們大家所應擁有的全民記憶庫,這些原作,是提示,也是對話,同時也將會是深烙、建構台灣攝影文化的根基與柱樑。
文/ 張照堂、簡永彬


展覽期間:2016.7.2(六)-2016.11.13(日)
展覽時間:週二至周五9:00-17:00,週六至周日9:00-18:00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201展覽室(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聯絡信箱:artnet@art.ntmofa.gov.tw
更多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8516041169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