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角度』張才攝影紀念展

展覽時間: 6月19日(六)至8月15日止

展覽地點: 台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91巷17號1樓(中國文化大學大新館斜對面巷子)

開幕茶會: 6月26日(六)下午2:30

展覽規劃: 莊 靈 蔡文祥

展覽論壇:

1.『另一個角度談張才』

主講人: 莊明景/攝影家 蕭永盛/攝影文化工作者

論壇時間: 6月26日(六)下午4點

2.『台灣攝影寫實風貌』

主講人:莊 靈/攝影博物館籌備會召集人 張照堂/攝影藝術家

論壇時間: 7月3日(六)下午3點至5點

就在一個天氣難得放晴的早晨,我依約在士林接了博物館召集人莊靈,共同驅車前往位於敦化北路和長春路附近

張才家中,因為老房子需要出租整理,家屬有意將張才的資料與書籍給予博物館,因為要搬出去,所以屋內顯得

有點凌亂,再加上早期的房子缺乏窗戶的引光作用,單靠微弱的日光燈照明讓室內空氣更顯得微闇,張才的妹妹張玲玲,不斷拿出相簿和鐵盒,要我們看看有沒有一些可以用的資料,我仔細翻閱每一相本,心中浮現一陣陣悸動與感佩,原來每一相本裡都是泛黃4X6尺寸的攝影作品的印樣,可能是自己開沖洗店的緣故,所以這些印樣作品應該是黑白底片故意印成棕色調,可想像作者於其中尋找畫面感覺的過程。

因為如此接近攝影家拍攝時思考的原貌,我指的是未經修飾與放大,(因為我們看到的攝影家展覽作品都是萬中選一精心挑選過),這些原樣有些則是實驗性作品,最讓我好奇深刻的是有些照片是採用人類學人種調查的紀錄方式拍攝畫面平實而簡單。1946年張才在哥哥的引導下參與當時臺灣大學民族研究所陳奇祿教授的田野調查,經常到臺灣山區去研究調查九族原住民的生活習俗,也就因此機緣,使得張才有機會進入當時處於完全管制不對外開放的臺灣少數民族部落裡,並且用他的Leica相機紀錄了珍貴的原住民部落影像。

張才為人所知於1946年拍攝排灣族青年作品,在看完印樣後讓我更了解攝影家拍攝機緣與環境,對於作品背後的形成因素輪廓更清晰。為提供對攝影史料研究有興趣學生與社會人士另一個觀點看攝影的模式,而不是僅憑轉述的文字來了解攝影與誤解台灣攝影發展環境或過度詮釋攝影作品。在這樣的動機底下形成這次策展的概念。於是當下與莊靈決定以〝另一個角落〞為題,忠於原味,以張才相本的4X6印樣照片為主,以照片原樣呈現創作過程。

期待這一次展出樣貌能提供攝影的一種可能模式與對話方式,因為攝影的可貴在於影像(照片),影像雖然代表的是一個「時間」片段的濃縮或是所謂的「瞬間」凝結,但是我們應該可以在影像時間的片段和快門瞬間找到可被閱讀的資訊內容,因為影像的價值存在於照片本身能提供觀看影像時所產生意義的長度,而非時間本身。同時解讀影像意義也能讓我們看到攝影真正的寫真事實。

1916年出生於台北的張才,從家庭相簿裡看得出來是在於優渥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根據攝影家雜誌第三期,攝影家阮義忠對張才訪問時提到,18歲時張才赴日進東京武藏野寫真學校及工藤寫真研究所先後學習了三年攝影,1939年才回到臺灣開設了『影心寫場照相館』,比另一位前輩攝影家鄧光南,學成返國1935年晚了3、4年,但同樣都開設了寫真店,鄧光南則是以『南光寫真機店』奠定在台灣的攝影事業。兩人都同時宣稱都受到日本攝影家,木村伊兵衛(1901-1974)的寫真攝影的啟發,攝影創作以庶民生活為課題,取材於農村與街頭取景的社會現實,充分發揮Leica相機的特性,安靜的快門聲,適合駐立拍攝對象旁,默默地觀察,靜靜感受被攝體。

『另一個角度』 張才攝影紀念展,是向台灣前輩攝影家致敬外,相對的也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臺灣,看臺灣前輩攝影家的創作方式和史料,在台灣攝影家史料缺乏的環境中,有一次更完整的看到早期臺灣寫實攝影剛萌芽時攝影家創作的方式和態度。讓大家可以比較清楚了解台灣攝影環境的變遷與影像作品完成時在快門前後影像關係與資料。從攝影預備館的角度來看,我們想一點一滴累積一些臺灣攝影史料的收藏和建構完整影像檔案,希望能繼北美館張才展後,讓社會大眾看到前輩攝影家張才創作全貌以補遺珠之憾。

在這次展覽主要目的除了紀念張才對台灣攝影貢獻外並提供愛好攝影人士在過於喧囂的影像時代能冷靜重新看待攝影的意義;展出內容上則以張才作品較少人知道的白鷺鷥、少女人像及原住民拍攝記錄為內容,有別於老攝影家回顧展的方式,沒有過多文字的詮釋與評斷,以影像替代文字,更希望透過這樣原汁原味的家庭相簿呈現方式,瞭解攝影家創作歷程,同時也透過這樣視覺檔案的影像性質,讓大眾了解社會的記憶痕跡與過往歷史的脈絡。我們要特別感謝攝影家家屬能無私貢獻寶貴的影像檔案,讓我們可以看到老攝影家為臺灣社會所記錄最純真的年代,期待這次的展覽能呈現這位台灣紀實攝影家生命與影像的弦外之音。

文/臺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執行長蔡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