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ster串-2010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時間:2010/11/26(五)~2011/12/05(日)10:00~20:00
地點:剝皮療歷史街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口)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02-7736-0708)
網址:http://www.dac.tw/daf10/index.html
叢集運算的串聯,緊縮人與人的距離關係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愈貼近人們習性的科技,愈無法避免個人隱私的曝露,多數程式提供量身訂作的使用模式之設定,或是個人資料認證的存取等,都是為了方便在網路上進行非實體的交涉行為,這不僅影響個人的思考習慣,也容易造成使用者身分的曝光,尤其位於社會階級較高的貴族,他們在數位時代中毫無隱私可言,現今的網路大眾傳播媒介造就了此現象,它與早期以報紙為主要媒介的社會結構大相逕庭。2010年擁有五億使用人數的最大社群網站Facebook更是將個人真實身分從虛擬的網路推往現實的世界,朋友的關係鏈它像是一串串葡萄,在關係鏈裡的任何一人都可以共同分享一則新聞,甚至可以串連匿名知情者所公開的資料,從中尋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一串串葡萄般的關係鏈,它像一串串音符推疊起來的「音堆」(tone cluster),它的互動和分工模式像Cluster(叢集)運算技術,由於Cluster運算的技術運用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叢集運算結合網路等於串連了密布全球網絡的眾多部電腦,它突破了地球村的概念,換言之,這是一個大型且完全的運算體。但在平行運算系統的架構裡,事實上網路連結的每一端都是各自為政的孤島,主體緊連的另一端主體不單是相互分享資訊、分攤工作而已,主體和主體之間在超越語言、國界、社會規範等價值相互產生影響,使新媒體藝術時代凸顯了主體性相互輝映的特質。
Cluster串的數位時代新思維
雖然Cluster在技術或實際應用上有一個規模底限,但Cluster運算概念可從機械與機械之間延伸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在一個底限的資源或範圍內,以過去累積的經驗和日益擴增的藝術各領域展演形式建構一個小型的社會型態。在全球資訊溢出的狀態,過去的時間和空間結構被改變,時空的被壓縮使得日常生活的步調加快了,無論在異地或足不出戶的數位工作者,皆可透過網絡空間與外界共同完成一件事,既有效率又可節省時間,此合作關係凸顯現代人既疏離又處於虛擬社群之中的距離關係。2010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將「Cluster串」作為整體活動名稱,意旨Cluster的成效需依照各個單位以及區域資源重新配置,如果數位藝術節能夠在每一主軸取得相當的平衡,便像一模組不斷擴大系統規模,相互在數位藝術本質上灌入能量或新思維而不容易產生滯留不前的窘境。
「串」是由單個字符所組成的象形文字,也可稱它為特殊線性表。串在字義上的解讀相當直接,但在具體的說法上又顯的抽象,它與Cluster之間的關係被建立於行為的路徑,除了具連續性的關係或聯繫二者的互動之外,「串」在數位時代中包括了另一涵義「串習」,指的是一種科技在生活中已內化的習慣。微視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在2010年規劃的徵件項目,國際邀請展策展團隊、數位藝術表演獎、德法交流駐村以及藝術評論短文之首屆徵選都是經驗串聯的分工型態,台北數位藝術獎、K.T. 科藝獎至今也邁進第五年,涵蓋了聲音、表演、視覺、學術等藝術領域,以一種新的藝術型態呈現;來自阿根廷的404國際電子數位藝術節和ZKM(Center for Art and Media Karlsruhe)德國錄像藝術特展皆首度參與2010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創作者來自於全球各地,各自帶來了自身的經驗和個體的獨特性,形成多個區塊狀的據點,由每一區塊相互牽引、碰撞而聯集成一個發光體(台北數位藝術節)。表面上看來它(發光體)串聯了許多數位藝術平台,每一單位交集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矛盾、延宕狀況,但仍須保持整體的正常運作,只能在每一受到影響的層面上取得適當的平衡點,因結合而撞擊出未知的新東西也是今年台北數位藝術節主要訴說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