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11 / 2 / 15(二)~ 3 / 6 (日)
開幕:2011 / 2 / 19(六)14:30
策劃人:陶文岳
參展者:莊毅朗、王守瀚、紀彥竹
地點:台灣攝影博物館預備館4F影像實驗場(台北市中華路一段91巷17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男人與美女對坐一小時會覺得似乎只過一分鐘;但如果讓他坐在熱火爐上一分鐘,會覺得似乎過了不只一小時。」時間的流逝對於人來說並非等速的,人所感受的時間常會隨著所處環境,身體所感知的狀況,以及意識等種種原因而有所差異。而分歧就在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感覺與感受能力不同之下出現。
感覺,是來自於身體的,人的身體所能感受的範圍極廣,卻常常被自己所限,而身體感官所提供的知覺,便是意識的來源。因此,我們的身體可以展現及感受的可能性,便會在意識的引導下展現。並不只是意識,感官同時對潛意識造成了影響,意識無法處理但潛意識卻被喚醒,這是感官的天賦。
身體感官可以獨立於思考之外,也可以互相結合
我們在接觸與接觸之間創造了記憶,也承載了記憶,在記憶建構成意識的時候,相同的事件也產生了不同的感官經驗,這是一種自我滿足式的轉換。
時間的流動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意義,時間的過程一樣也是。時間,隨著身體或意識(不同的個體)去順其而流動,每個人獲得的都是不一樣的時間,但他們依舊都稱作「時間」。
不同的身體,有不同的感官;不同的感官,創造不同的時間;而不同的時間,又對不同的個體(無論是身體或意識)創造了不同的意義。這樣的過程能否被展現?
影像,可以是時間的凝結,卻也是時間的延續。影像捕捉當下,卻也讓觀者的意識從凝結的那一點開始延伸,就像平行宇宙的被展開。意識中出現的平行宇宙在影像形成的時間點之後無限延伸,也可以說這無數平行都是那影像所創造。
影像可以述說時間,卻也可以被顛倒,影像造成時間可以逆流,當我們觀看影像,無可否認的就是觀者自身也被那凝結所捕捉。時間的凝結體又反過來對觀看者捕捉回那時間。
時間與影像的最大共通,就是光。影像因光而產生(以及生產),時間因為光而有了意義,(沒有光的標準,時間就無法度量),因光而聯繫的兩個概念,同時呈現。(文:王守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