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2015年『歲月.台北城』、2016年『朝聖.台北城』以及2017年的『墟市.台北城』等專題系列攝影作品展覽之後,2018年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會員再以『殘門.古樓.台北城』展出系列影像。

這一年來我們利用每個月外拍時間,群集了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會員,無論是寒氣逼人、酷暑或風雨飄忽的日子,踏訪於城市街坊,透過觀景窗聚焦在歷史長河中倖存的古老建築。

只要是過去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地方,就可能有古建築。它是經過歲月的累積,躲過天災人禍而留存下來的古代建物。它不一定是住宅或宮殿,還包括城牆、城門、堤防、碼頭、橋梁、砲台、街道,以及寺廟、道觀、庭園、牌坊、陵墓與近代的學校、教堂、火車站等建築物。

事實上古建築是古代人類求生存與因應生活需求而存在的建物,透過對建築物的觀察,可以瞭解所處時代的文化水準,古建築是歷史的目擊者與見證人。

透過考古學家及歷史學者的研究,台灣先後有史前人、九族原住民、平埔族、荷蘭人、漢人及近代治理台灣的日本人,他門都留下或多或少的古建物,到後來國民政府為因應來台的軍、眷短暫居住而建的眷村眷舍。它們都有著不同歷史事件的真實背景或舞台。

台灣各種類型的古建築,實際上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生活方式與社會組織,我們拍攝古建築的同時,如似閱讀一本豐富的文化歷史課本。可惜的是隨著社會與政治環境的變遷,台灣的古建築,並未能都保存下來。

拍攝台北城內的每一處古建築,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與淵源。人類的記憶有限,城市的歷史及文化,需要透過文字及圖像代代相傳,古建築本身就是最忠實而直接的傳達媒介。

處於當今視覺影像日漸瀰漫的文化之中,台灣本土攝影文獻協會會員有著共同的拍攝目標與意圖,期盼這次的展出,能讓這些影像引發更多人的思考與想像。我們注視的不只是建物的本身,透過影像的觀看,我們關切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展覽期間:2018.7.28(六)-2018.8.9(四)
展覽時間:每日10:00-18:00
展覽地點:爵士攝影藝廊(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431號)
連絡電話:02-27412256#603
更多資訊:https://goo.gl/BzsP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