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畫廊將於2017年9月23日至10月28日展出青年藝術家陳飛豪的最新個展《失效的神話》,本展將於9月23號舉行開幕式,展出藝術家近期的四個作品系列。10月7日的座談會將邀請到獨立策展人陳湘汶以及政大台史所博士生賴英泰做為座談講者與藝術家對話。

過去一百多年,不同的政權迭替造就了文化脈絡的斷裂與再聚合,城市的樣貌也因此不斷地改變著,陳飛豪以百年來曾發生在台北這座城市而被人淡忘的事件做為創作發想,希望藉由這次個展,探討歷史與當下社會情境的差異性。他在2016年的台北雙年展所展出的作品《家族史翻譯文件》中,便將歷史畫面轉化為書面敘述,並巧妙的運用文字將時下社會人們所擁有的集體意識表達出來,當觀眾觀覽陳飛豪的作品時,看似用冷靜的旁觀視角閱讀著過往,實則因處在其中而感同身受。

此次陳飛豪的新作《心中雪解車》改編於日治初期發生於台北的日本妓女鳴戶與情人梅田末太郎私奔的殉情事件,兩人自縊於大稻埕後由日本文人合葬在當時的三板橋墓地(今14、15號公園),是台灣的比翼塚。比翼塚是日本特有的習俗,將生前無法結合的愛侶共葬,以求了卻其生前的遺憾。

三板橋比翼塚的出現,即是這些隨著日本殖民政權而來的新住民們,將自我的文化想像與此地風土相合的獨特案例,亦可反映出台灣多元且獨特的歷史情境與社會結構。本作以日本傳統歌謠中,描寫殉情故事最為經典的《曾根崎心中:道行之段》為引,重新講述這段發生在台灣的東洋式愛戀物語,最後以三板橋戰後成為中國移民群居的康樂里的轉換作為對照,探索台灣土地的文化厚度。

《台北稻荷神社重構計畫》由陳飛豪追溯曾建於新起街市場舊址(今台北西門紅樓旁)附近台北稻荷神社的蛛絲馬跡,並實地訪查其分靈來源的東京穴守稻荷神社以及考究相關資料,發現兩者皆在戰後面臨被拆除遷移的命運,東京的總社之後雖異地重建,但從這兩座神社戰後的命運來看,祂們彷彿就像當時社會的縮影:做為殖民母國的日本以及殖民地的台灣,都在戰後面臨不同的統治架構中的土地分配問題。藝術家藉由本作探討了土地記憶、國族意識與歷史政治間的難以釐清的複雜關係。

闡述政權更迭下建築與城市地景的轉換與權力運作,一直是陳飛豪相當感興趣的題材。戰後的建功神社(今國立藝術教育館)過往做為神社的功能與風貌與如今早已大相逕庭,唯一在不同治權中仍保留原先樣貌的僅剩神池,神池所彰顯的是建築本體的神聖性與自然靈性,而藝術家在作品《建功神社重構計畫》中,以檔案與影像裝置再現該建築原本所具有的莊嚴與宗教祭祀功能;而曾做為日本統治台灣政權象徵的台灣神宮(今圓山大飯店現址),在戰後遭拆除後已不見痕跡,《台灣神宮重構計畫》這件作品藉由今昔的檔案與影像,將重建出的神社建築群融入當今周遭的風貌。

陳飛豪生於1985年,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擅長文字寫作並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社會變遷與科技發展下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探討不同媒介間交匯結合後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他的作品曾參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空總創新基地《破碎的神聖》(2017)、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2016)、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獎》(2016)、桃園展演中心《第十三屆桃源創作獎:天火同人》(2015)、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地方・記憶・時間流─紀實攝影與當代藝術的對話》(2015)等。


展覽期間:2017.9.23(六)-2017.10.28(六)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六11:00-19:00
展覽地點:朝代畫廊B館(臺北市大安區樂利路43號)
聯絡電話:(02)2377-0838
更多資訊:https://www.dynastyart.com/ineffective-m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