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神社為日昭和13(1938年)年5月13日興建完成,當時為日治時代末期,正值七七事變後,日本國家神道步入法西斯國教期,對臺灣的宗教統治達到高峰,在臺灣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為協力戰爭、因應時局而動員全臺,因此強制臺灣人民神社祭拜,同時更採取「一街庄一神社」的方針,以便在各方面加強對臺灣的控制。
而海山神社原為無格社,於昭和19年升格為鄉社。海山神社的建造推估應與當時日本政府在臺推行的這些政策有關。
在當時神社常有祭典活動,而臺灣因為沒有神轎改用酒桶做,再插上榕樹枝,大家用毛巾綁頭、繫腰帶,由老師帶隊,一人負責搖扇,大家一邊喊著嘿咻嘿咻,一邊走繞每條街道。到達神社後至天皇面前,看到師父拿白布條搖,就跪拜然後唸歌(日本的歌)再起身抬轎;而神社會在前方廣場安排摔角、竹劍等表演,相當熱鬧。具備政治意涵與宗教機能之神社建築為日本殖民時期宗教統治政策的象徵,不論是建造或升格,都具有特殊的時代背景意義。同時,神社做為日本政府思想教育、殖民教化的場所,在臺灣與地方上的宮廟寺院形成非常強烈的文化對比,不同的建築手法與祭典模式,見證不同時期的臺灣曾存在著不同的風俗信仰;也讓我們看到臺灣文化的豐富與多元。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新北市 海山神社殘蹟01

m

新北市 海山神社殘蹟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