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苗地區的茶亭,大多建於十九世紀末葉,這些隨著墾拓內山先民腳步,分布在山間小徑上的建築,展現早年墾拓時代人情味,隨著道路開拓、古道荒廢,大多淹沒在荒煙蔓草中,逐漸被人遺忘。  
山路上的茶亭,不但供往來挑夫、商賈可歇腳避雨,善心人供應免費茶水,往來旅人解渴,稍事休息後再上路,奉茶人的善行義舉,讓他們一路感激。
十份崠茶亭座落關刀山脈十份崠山南麓鞍部(海拔約545公尺),當地是關刀山脈最低處,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先民從銅鑼越過雞隆山,經十份崠進入南湖地區,地勢較低的十份崠鞍部,取代較早開發的大寮越嶺線,成為大湖地區的主要聯外通道。  
山上挑下來的農產、海邊帶上山的鹽貨,經由先民一步一擔,經由十份崠古道進出大湖,讓這條古道有所謂「挑鹽古道」、「挑筍古道」的舊稱呼。  
根據調查,以前這條古道沿途有分別有4處茶亭,有趣的四座茶亭屋頂材料不一樣,分別以磚、石、樹、竹為材料,由西往東分別是三義雙龍坡磚造屋頂茶亭、十份崠鞍部的石頂茶亭、南湖坑利用自然樹蔭的樹茶亭、永興橋下方50公尺處的竹棚架茶亭等。  
經由關刀山稜線延伸的多條古道,都在十份崠交會,早年每天進出物資量不小,甚至發展成為農民的集貨中心,收集農產到達一定數量,再由挑夫裝簍挑往銅鑼、三義。
山上住民採收的山產通常選在凌晨運到十份崠,趕在凌晨3、4點會合出發,一路吆喝趕路,中途頂多在茶亭歇腳,大約2.5個小時抵達銅鑼、三義,卸下農產交易後,買些民生必需品回山上,又是一天忙碌。  
可想而知,占有地理優勢的十份崠茶亭,不只是交通中心、集貨站,也是訊息交換中心。據訪查,以前的步道約莫3尺寬,位於步道旁的茶亭,應該算是山上最壯觀的公共建築。  
保守估計,十份崠設茶亭應有一百年以上歷史,最早的茶亭可能是簡單搭建的棚架,後來改建式樣已經無從查考,目前所見茶亭是十份崠當地人劉來旺,向十份崠、九份庄、南湖坑住民發起興建,地方出錢、出力、出材料,由在地匠師廖阿榮負責興建完成。  
劉來旺長孫莊德文回憶說,劉來旺祖父年少家貧入贅莊家,大正初年到苗栗大湖,巧遇失散多年姊姊,決定留在南湖開墾,本來焗樟腦,樟樹砍盡後改種田,從此定居,因十份崠聚集庄民日漸增加,祖父因為地方需要,才發起募款建茶亭。  
茶亭完工時,入口石碑畫有路標以及捐款人芳名錄及「大正十二」年(1923年)字樣,亭內本有圓石桌,但已佚失,不見蹤影,目前已經復舊重置。  
莊德文說,茶亭完工後,一直由劉來旺的夫人莊壽妹負責供應茶水,後來由媳婦劉江星妹接手,後來因為要挑水果,才交手他人。茶亭的茶水裝在陶甕裡,竹籃裝著陶甕放在磚砌茶爐內,爐子有保溫作用,但不燒柴,茶水通常是粗茶,有時也泡芭樂葉或青草茶。  
關於茶亭奉茶方式,另有一說。古早茶亭供奉的茶水,常放進稻殼,喝茶前必須吹開或撥開浮在茶水表面的稻殼,這不是整人,而是貼心的關懷。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趕了大半山路的旅人,氣喘、流汗之際,猛然一口灌進涼茶,噎著氣管、傷了身。  
物換星移,大湖鄉十份崠古道部份路段後來興建苗60線道路,因為施工考量,路線並未依照古道實際路線設計,古道因此消荒廢,消失在山林中。  
茶亭完工迄今,可能經過一到二次整修,民國70年代苗60線道路開闢後,茶亭重要性不如以往,年久失修,加上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茶亭石牆微傾、右前拱折離,苗栗縣政府為茶亭外牆加撐木框穩固,民國91年331地震,茶亭再度受損,結構岌岌可危。  
80多年的歲月風霜,茶亭地坪風化坑洞不平,石牆、石條窗多處龜裂,屋頂桁木、脊桁、桷木蛀蝕嚴重,脊飾、剪黏、棟頭、規帶飾、墀頭風化,外觀破舊不堪。  
十份崠茶亭見證大湖墾拓歷史以及昔日奉茶助人之義行,具有教育意義。茶亭以砂岩砌牆,石爐灶、石椅保存迄今,屋脊剪黏裝飾,山牆、馬背收邊,都相當有特色,地方因此向縣府提報希望列入古蹟。  
苗栗縣古蹟評定審查委員會勘後,於2001年(民國90年)5月16日核定為縣定古蹟,是台灣第一座被列入古蹟的茶亭建築。  
苗栗縣文化局委託調查擬定修復計畫,2005年6月動工維修,全面整修,十份崠茶亭重現昔日風貌,發揚內山墾拓舊時代茶亭奉茶的溫馨。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苗栗縣 大湖十份崠茶亭01

m

苗栗縣 大湖十份崠茶亭02

m

苗栗縣 大湖十份崠茶亭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