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於清末屬鳳山縣港東中里,原稱六根庄或下六根庄。日明治34年(1908)改稱茄苳腳庄(東港郡役所編,1930:5~7),係緣於本地有眾多茄苳樹。地處屏東平原客家聚落的南邊,故稱「茄苳腳」。日大正9年(1920)實施地方行政區域改革,取佳冬與茄苳的日語語音相近,且符合「恆春、佳冬」之意, 故改稱佳冬(魏英滿、陳瑞隆,2000:230),並合併茄苳腳庄、石見光庄、葫蘆尾庄、昌隆庄、武丁潭庄、大武丁庄為佳冬庄,隸屬高雄州東港郡。 民國34年(1945)戰後調整行政區域,改佳冬庄為佳冬鄉,現鄉內計有佳冬、六根、賴家、萬達、大同、石光、玉光、昌隆、豐隆、羌園、燄塭、溫豐等十二村,其中佳冬村與六根村二村即昔日茄苳腳庄的範圍。 佳冬鄉地處屏東平原客家聚落的南端,也是濱海的客家聚落,屬六堆客家聚落的左堆。在清代閩粵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鄰近又有排灣族,因此閩、客、排灣族三個族群間經常發生衝突。客家人多結合集中聚居,為求自衛,各村庄周圍皆種植莿竹,大村庄則建有土牆、濠溝,並在村庄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設有柵門,以作為防衛及進出村庄之用。柵門在日後每改建為磚石的門樓,因其主要功能是作為防禦及進出之用,所以又稱「隘門」。 佳冬的客家人為防衛家園,在村庄四周築石牆,並建四個隘門。佳冬隘門採門樓形式應始於清嘉慶16年(1811),現存在西隘門與北隘門的外向立面皆嵌有「褒忠」橫額,據清嘉慶25年(1820)<港東里建立褒忠碑>(現存北隘門)所載,「褒忠」碑係佳冬庄民在清嘉慶16年(1811)建立,據此推論,茄冬西隘門的創建時間為清嘉慶16年(1811)。 茄冬西隘門自創建以後,至清道光30年(1850)因門樓「年湮日遠,牆壁傾頹,棟樑朽壞」,<重建六根莊門樓碑記>(現存敬聖亭旁)所載,所以庄民乃集資重修。爾後至日治期間並無留下相關的興修資料,迨至民國68年(1979)曾經整修,民國85年(1996)由於隘門嚴重毀損,乃將正立面重新整修。
佳冬的四個隘門今僅存西隘門(或稱西柵門)與北隘門(或稱北柵門),其中又以西隘門保存最完整,外向立面嵌有仿乾隆御筆的「褒忠」二字,「褒忠」橫額兩側有對稱圓形銃孔與泥塑蝙蝠圖案,左右柱面題「褒雍粵城,忠著閩邦」,構成一幅完整畫面,傳達客家人昔日保家衛鄉的忠義精神與幸福安居的訴求。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