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於1987年7月14日解除戒嚴令,隔年1月1日解除報禁。政治鬆綁與新聞媒體之解禁,使得台灣報導與紀實攝影在解嚴前後期間呈現大鳴大放的全盛狀態,解嚴後的台灣,街頭運動大大小小從不間斷,三、五天總會有一個。那是一個衝撞體制的年代,是一個熱血奔馳的社會,是社會底層人士翻身的年代,更是民主種苗開始茁壯的年代。

『敢動年代』新聞報導攝影,是蔡文祥在解嚴後加入新聞記者行列,於1988~1992年期間台灣政治解嚴與報禁開放,街頭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衝鋒陷陣後的保留品。等待近 20 年,蔡文祥將他的「私房照」解禁,「當年的照片,因為禁忌和被怕當成抓耙仔,所以許多照片從未見報發表過,現在終於能將當時台北街頭不安的氣氛解放出來」,蔡文祥如此說。為了讓觀者身歷其境,利用數位影像輸出技術部份展出作品以 1:1 比例放大輸出,與真人同高,透過影像重建民主激進的現場。是臺灣首次以政治議題為主體的個人報導攝影。

蔡文祥說,攝影記者的使命感之一就是建構屬於社會的文化歷史。照片不只是單純紀錄事物、事件而以,某種程度上應是一種靜態人文的建構,更是個人對社會觀察的文化成果,不應以見報與否衡量照片的價值。「就像八八水災過後,小林村的影像已成為歷史,一張停格的影像都自然成為社會遺跡的一部份。」在視覺閱讀勃興的時代,「敢動年代」用影像書寫的方式,記載 80 年代這段歷史中最關鍵的鏡頭;並且用鏡頭語言,詮釋最動人的歷史角度。希望在歷史缺席的現代人能依賴這些寫實照片的閱讀,慢慢洞悉在台灣社會的演變。展覽同時,作者蔡文祥希望藉由公眾的力量,尋找照片中的一位台灣媽媽和小小反核先驅。畫面中頭上綁著白布條的媽媽和舉著大聲公的小男孩,是蔡文祥在 1988 年的貢寮鄉反核事件無意中拍攝下來的身影,如今成為敢動年代的時代見證。除政治抗爭內容,攝影者也透過鏡頭試圖傳達台灣人質樸的民族性,包括貢寮反核抗議中無助的年輕媳婦、總統直選拒馬前稚真微笑的小女孩、胸前穿戴嬰兒揹巾的母親、相伴隨意蹲坐的歐巴桑,以及更多更多真性情卻茫然的青壯者眼神,不甘卻又無奈地任由時代政經衝突蠻悍地干擾到他們的樸素生活。

無論時代如何前進、科技如何創新,生活如何改善,政治如何演化,只有人性是千古不變。每個時代的攝影作品,都在探測人類內心複雜的情緒與自我反應,同時也包含社會的脈動。照片影像內的價值,都能照映不同的時空心靈。「敢動年代」希望反應一段被遺忘的影像歷史與個人心靈,更期待能找到一面明亮鏡子清晰窺探自己內心世界游移的靈魂。


(原文網址:http://gawecare.pixnet.net/blog/post/29542050)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

m

野百合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