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後蔡文祥的攝影創作概念十幾年便一直沉迷於神秘螺旋符號所延伸出文化探索與社會意涵。再透過簡單螺旋有機形式結合不同相關個體呈現一種屬於混沌、曖昧、模糊且吸附力強的視覺作品,其作品當中所有的元素都被吸納為藝術家自我風格的擴展與謀合;他不斷地嘗試與創造影像的可能風貌。尤其是在數位媒材的運用上,數位科技輔助他創造風貌的方便性與多元性,更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見空間、時間、符號與其他媒材結合的意象,混合成他個人獨特表現的視覺語彙。現在創作思考則是在呼應現代攝影在數位科技影響下多元混雜不確定化的內容。其影像魅力利用文化象徵符號與視覺空間的交錯來影響人們感官認知與思維邏輯,更進一步讓記憶游移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創作者的思考及觀看方式密切聯繫觀者心理認知與視覺意識,如此特性使作品出現一種內化的影像本質。
觀看一張照片或影像,就像是一個人身體與他人相遇的地方,影像中的被攝者與創作者及觀看者和影像的使用者,彼此對於影像常有著矛盾複雜的不同關注點。這些灰色矛盾情緒有時既隱蔽又清晰,攝影影像這種曖昧不明的特性,擺放在數位時代的今日正啟發攝影另一種遊走於真現實與偽視覺之間的個性,如此性格造就攝影在數位年代所獨有的影像不穩定特質。
探討事物的模糊性(fuzziness)與隨機性(randomness)一直是個人創作思考本質。喜歡利用影像在不同的時空和不同場域(site)之間所產生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來召喚兩個極端事物中間模糊地帶所造成曖昧不明的複雜關係,作品在與觀眾長時間注視後的情緒認知上所引起不確定、灰色的心理反應同時也藉此反應能挑起視覺感受上的弦外之音,進而顯現對影像多意與再生本質的特徵。
「黑太陽」是古老的符碼(甚至可朔及埃及),有幾種引用,如有歐洲納粹的神祕組織、或有後來美國關於啟示的故事:「以後我看見,當他們開啟第六個封時發生大地震,太陽變黑,有如粗毛衣;整個月亮變得像血。」或有關於二次大戰日本在中國進行人體化學試驗的紀錄片【黑太陽 731】,內容令人寒毛直聳。
但蔡文祥真正想要探討的是個人潛意識裡對台灣文化認同,是其【台灣三部曲】的首部。在創作技法上,作者交融繪畫與攝影,傳統手工與數位並進,在內容上則敘述在記憶與時間流中,對於台灣的觀看與觀點。整個展出,有別一般攝影展單張的表現方式,而是融入空間作系列的演出,更強化作品的張力;觀賞者近看、遠看各有不同的趣味。
「黑太陽」一作組合以消逝記憶般的模糊影像,框架在每個深沉的黑色圓形圖案,遠觀狀似太陽裡的黑粒子,隨著展場外日光時間的變化,產生不同的情緒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