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島燈塔也稱為西嶼燈塔,燈塔位於西嶼鄉外垵村西側屹仔尾岬角處,此地西側海域即為澎湖六大急流中的「西流」(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自古即為往來臺厦船舶航道的標識點。清乾隆43年(1778)臺灣府知府蔣元樞和澎湖糧防捕廳通判謝維祺,為使由厦門而東來之船隻,以西嶼為航海標識,特於此地創建西嶼燈塔,這也是臺、澎地區首建的燈塔。由現存的「創建西嶼燈塔碑記」碑文:「澎湖居臺、厦之間,而西嶼尤為衝要。蓋當風信靡常,則官商船舶莫不就西嶼以為依息也。」可知構建西嶼燈塔於此地的重要性。西嶼燈塔初創時構造,據碑文記載:酌就嶼際古堛基地,廣其下座凡五丈,礱石為浮圖七級,級凡七尺,惟樸固,期永久。其頂設長明之燈….」同時於燈塔側建有塔廟,內祀天后媽祖。並由塔廟住持每天於昏夜之際,至塔頂點燃燈火。
西嶼燈塔因長年屢遭風災,澎湖廳通判蔣鏞於清道光3年(1823)與澎湖水師提憲陳元戎籌款修建西嶼燈塔。但因塔頂油燈所產生的光力較薄弱,無法達到國際各國燈塔應有的光力標準,英、美、日、法等國即向清政府要求構建新式燈塔。清同治12年(1873),由福建海關總稅務司派人至西嶼,購置構建新式燈塔用地,並重新興建燈塔和附屬設施。清同治13年(1874)由海關總稅務司聘請英國工程師(韓得森 DAVID M.HENDERSON )規劃設計仿西式燈塔形制構造,將西嶼燈塔改建為圓形鑄鐵造塔身,塔身外觀漆成白色,入口處上方三角形的門楣上,書有凸製的英文題字(DAVID M.HENDERSON 1874),於清光緒元年(1875)7月11日動工興建,同年11月竣工。於11月18日開始常駐點燈,並聘有外藉專人駐守燈塔,今燈塔圍牆西側海岬邊,尚存有當時看守燈塔英國藉人員女兒的墳墓。並矗有一座十字型墓碑上刻「Nelly O’Driscoll」。燈塔竣工並點燈後,同時正式命名為「漁翁島燈塔」。新建後的漁翁島燈塔,塔高11公尺,燈高67.7公尺。燈塔西南側同時設有三門霧炮,以備起霧時發出砲聲警示往來航行船隻。
日治時期除沿用前清時期燈塔設備運作外,另設置一座百葉窗型氣象觀測器。同時於明治30年(1897)以駐澎湖島日軍有線電話設備,佈設媽宮與漁翁島燈塔間之海底電話線,這也是台澎地區有線電話之濫觴。二次世界大戰未期,昭和20年(1945)7月5日至8月7日,遭受美軍轟炸機襲擊,所幸受損輕微,燈塔仍能照常點燈運作。
民國55年(1966)漁翁島燈塔改裝設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為18萬支燭光,光程25.1海浬。民國70年(1981)再增設「電霧號」二座,以提高往來船舶於低能見度航行的安全。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