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建城始於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當時的規模是自大東門起至媽祖樓止,東南北環圍,周長二千六百六十二丈,柵間計開七門。其後,由於防禦上的需要,屢有加植刺竹,加高木柵、另植綠珊瑚以及添建小西門之舉。至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知府楊廷理就原有東南北三面城址,改建為土城,並建磚石城門樓八座,大東門(迎春門)、小東門、大南門(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北門(鎮北門)、大西門(鎮海門)、小西門、大北門等八門。清道光3年(西元1823年)以後,臺江內海淤塞,漲成陸埔,逐漸成為無險可據之地。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抗官事件,官府為了安定民心,於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及次年,在府城東西添建了外郭(或稱月城)。西側的外郭在大西門外,計建三門;東側的外郭在大東門外,並設三門,分別為永康門、東郭門、仁和門。另建銃樓兩座,其中一座因位於府城的東南,為八卦的巽方,所以額題「巽方靖鎮」,也就是巽方砲臺。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臺南市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01

m

臺南市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02

m

臺南市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03

m

臺南市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04

m

臺南市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