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生於西元一八四四年,少時曾聽聞英國宣教師賓威廉(Rev.WilliamC.Burns)牧師講述在廈門傳教的情形,自美國普林斯頓(Prinston)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同治十年(1871)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他曾於淡水、五股坑(今五股)、和尚洲(今蘆洲)等地相繼設立教會,並免費為人醫治疾病、贈送藥物。傳教過程中馬偕亦教授門徒諸如地理、天文、博物、醫術等西方科學知識,由於種種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光緒四年(1878),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光緒五年(1879)馬偕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助三千美金的協助下,創辦「滬尾偕醫館」,為北臺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光緒八年(1882),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臺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光緒九年(1883)以後,馬偕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在長達三十年的四處奔波,聲嘶力竭講道授課之下,馬偕不幸罹患喉疾。直到明治三十四年(1901)6月2日星期日下午四時,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享年五十八歲。
馬偕在臺灣近代史上所佔有的地位,並非僅僅一位傳教牧師可以評斷,可以說對於近代臺灣教育、醫學、宗教都有莫大的貢獻。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新北市 馬偕墓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