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領時期礁溪到宜蘭的通蘭古道中,在現今四城車站後面不遠處,有一座建於光緒17年(1891)的石板橋。這座橋是十條等長的石板舖設成的,長約4公尺、寬約2.6公尺,目前保存狀況良好,而其石材有說是壓艙石,亦有說是澳底石。石板與石板間是以榫接方式相銜接成一穩固的結構。據當地耆老口述:以前石橋下水道面極寬且深可行舟,橋面中間凸起,橋面向兩側傾斜。而武暖石板橋是因武暖港而得名,當年先民可從武暖港乘舟經三十九結,連接二龍河出海。在橋的東北端有座福德廟供奉福德正神,傳係吳沙氏族開蘭之初所供奉的。廟旁更有一棵古榕,綠蔭華蓋,不時可見居民在樹下,對奕話家常,是幅甜美的農村景致。另外在橋旁立有「重修石橋捐題碑」,目前但見碑額頂端凹彎,是當地作穡人為利刀割禾所磨畫出的,也是多少歲月和汗水累積下來的刻痕。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宜蘭縣 武暖石板橋01

m

宜蘭縣 武暖石板橋02

m

宜蘭縣 武暖石板橋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