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居住社址,現今北投地名乃源自平埔族北投社之名。根據史料記載,生活在北投社的平埔族人,因為清代漢人的大量移入,生存空間大為縮小,在清末時期居住在三層崎(頂社)的平埔族人,在日據時期因為日本政府看上該地區有品質不錯的白土,乃以不合理的低價強制收購土地,頂社居民因而被迫移居中社(現政戰學校)、番仔厝(現十信工商對面)或移出北投。移至中社的平埔族人又因日本政府的興建跑馬場,又再度被迫搬離,至此番仔厝一帶遂成為北投社僅剩的部落,雖然至今番仔厝的地名仍在,但居住其中者以漢人為主。北投番仔厝位於大業路以西,捷運北淡線以東,十信工商對面,這是平埔族嗄嘮別社原址之一。
位於北投區大業路517巷58號的保德宮,宮內供奉之池府王爺千歲之沈香雕像原為大陸神祇。原尊150前漂流至貴子坑上游平埔族北投社頂社境內,經平埔族民護駕供祀於潘姓爐主家中,成為庇祐原住民之神佛,俗稱番仔王爺。宮中除供奉池府王爺千歲外,還有平埔族民供拜之原土地公石雕像(青斗石刻製,背部刻有平埔社,右手持如意,左手持杖)。
早年池府王爺神祇係輪流供奉於平埔族「潘」姓爐主家中,據稱原來池府王爺千歲只有番仔厝的平埔族人可以祭拜,不許異族祭拜。後因番仔厝內無其他祠廟且池府王爺相當靈驗,在大家的協議下,乃建廟供全庄人祭拜。
1971年「番仔厝」庄民集資,於北投區大業路525巷6弄1 號建廟,供庄內信眾參拜,名為「保德宮」。後因捷運淡水線之興建,遷至大業路525巷12號後面私人菜園內供奉。1973年,番仔厝庄民共同信仰之番仔溝頂土地公廟「福神宮」因貴子坑淹大水而崩塌,保德宮管理委員會決議於現址重建「福神宮」﹙大業路517巷58號﹚,宮中共同供奉池府王爺與土地公。1995年於原址擴建廟宇,成現今之規模,宮中共同供奉池府王爺與土地公。每年農曆6月18日王爺聖誕祭典,乃是該區域的重要祭神活動。
部分平埔族後人因信仰的變遷,番仔厝亦曾為基督教傳播地,具考證長老教會北投教會原址以前在番仔厝內,早期教會多是平埔族人,現長老教會北投教堂古蹟為西元1912年所建。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臺北市 凱達格蘭北投社01

m

臺北市 凱達格蘭北投社02

m

臺北市 凱達格蘭北投社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