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是一個蔡氏的大家族,瓊林蔡之來源,當於五代時自光州固始遷閩,不久遷同安西市,再遷入浯洲之許坑(今古崗),南宋時期,蔡十七郎贅於平林之陳家,為瓊林蔡之始祖,後蔡氏子孫昌繁,陳氏遷陽翟(今陽宅),蔡氏遂成瓊林之大族,計自五世起,析分九房,並分衍浯島之水頭、嚨口、小徑、下蘭,烈嶼之西吳、下田、埔頭、南塘,大嶝島之北門、東蔡、溪墘等地,還有澎湖、台灣各地。
明中葉之後,金門人文蔚起,成一時之盛,瓊林尤為各社之冠,明清兩代,瓊林一社計有進士六、舉人七、貢生十五、武將六、國子監生二十七、生員八十,堪稱少有。
金門俗以「平林祖厝」來贊許瓊林的七座八棟宗祠,還有怡穀堂及兩尊風獅爺,現列為國定古蹟,一門三節坊列縣定古蹟,村內的瓊林地下坑道是近代形成的戰地史蹟,都頗負盛名。瓊林原有一間恩主廟,據傳言有三、四百年之歷史,惜毀於明末倭亂。現有的保護廟是村民信仰中心,奉祀保生大帝及厲府四王爺、張府三王爺、蘇王爺、廣澤尊王、恩主公、金府王爺等,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生日及八月十五日依神意輪流設醮謝神。
金門瓊林村現存的祠堂共有七座八祠,即蔡氏家廟、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坑乾六世宗祠、新倉下二房六世十世宗祠、前廷六世宗祠、大厝房十世宗祠、藩伯宗祠。蔡氏祠堂乃是指其中的「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或簡稱為「十一世宗祠」,座落於金門縣瓊林村13號,始建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為三間三進二過水四合院之建築,現為國內國定古蹟。
瓊林村於1949年國共戰爭中,因地理環境位於金門島中間,軍事區位及為重要,故聚落理林立許多軍事設施,除了軍隊的進駐,瓊林也是金門最大的以民防為主的戰鬥村,並有地下坑道貫穿全村,目前坑道已部分開放讓民眾參觀。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