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附近海岸,由荷蘭時期起,經鄭氏時期至清道光2年約200年之期間,安平是一座與臺灣本島不相連接的小島,安平與臺南海岸之間海面,當時稱為臺江灣,古代大型艦船均能進出,水深約在五~六公尺左右。安平為一連串沙洲之一,原名一鯤鯓,安平以南至現在之二仁溪口附近,另有六個沙洲,七個沙洲各稱為一鯤鯓至七鯤鯓,安平以北隔一水道,與北線尾沙洲相望,此水道為進入臺江灣之要道,荷蘭人建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扼守。北線尾之北,隔鹿耳門與隙行港沙洲相望,亦為進入臺江灣要口。
安平舊港口海岸,皆是砂質形成地,大雨時洪水由上流帶土砂流下,受臺灣海峽風浪抵滯,沉積為細長沙洲,南至臺南市下鯤鯓,北連新豐郡安順庄(現安南區),雖成港灣,因四季風浪洪水變化異常,兩處通水處(即舊安平港口)隔水闊約四百公尺,而港口全為淺者沙洲,常起波浪。其間雖有水道,但潮汐時最淺處只不過一公尺左右,且時起變化,風浪後水路位置全變,原有舊港口直線向東通至臺南市舊運河,受土砂之堆積,於滿潮時小舟難行,最後成為臺南市排水溝。 舊運河之咽喉鹽水溪下流至港口間每受洪水流砂堆積,阻塞舟路,運河之價值大失。乃從事港口改良。
日昭和6年(西元1931年)擬於舊港南方1公里,切割鯤鯓半島連接新運河,開築安平新港。日昭和10年(西元1935年)10月開工,經2年5個月,於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3月竣工。築有南北兩座導流堤,長約100公尺,堤內再築甲乙水路護岸。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比舊港口的水深,低潮時水深3公尺,新港幅員100公尺,臺南、澎湖間航行的貨客機帆船及船舶,在干潮時可自由出入。港口南北岸興建有水路護岸,岸端為長160公尺導流堤二條,南北導流提前端設標示燈。從此新港取代舊港,暫時恢復安平港原有威勢,但是位於新港北端的鹽水溪河沙淤塞與河床變動,成為安平港及安平繁榮之致命禍源。
每當雨季洪水氾濫,大量淤砂挾至下游,河口填成一片浮陸,至民國36年(西元1947年),河道南侵20餘公尺,幾將安平切成兩斷,新港口與運河淤成淺溝,不但大型船舶無法入港,小型漁舟也只能於漲潮時進出,安平由國內外港貨吞吐之盛市變成蕭條冷落之小村,安平港也由船舶雲集之海港變成小型漁舟出入之淺水道。
安平港係為臺南市唯一吞吐港,港市興衰關係臺南市繁榮,民國38年(西元1949年),由高雄港務局負責派船挖泥浚深,但是效果不佳。僅能維持五十噸以下船舶出入,外海泥砂淤塞越來越嚴重,長久以後將成廢港,整建安平港乃今日繁榮臺南市急待進行之工作。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臺南市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01

m

臺南市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