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神社,應該有人會立即神經緊繃,所有歷史的恩恩怨怨馬上浮現。
不過,用不著擔心,台灣的日本神社,早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拆的拆,蓋的蓋,早成歷史名詞。
對神社有種莫名的好奇,幾個地方跑,最早的台南開山神社,鄭成功從日本供奉到現代,但是神社原貌不見,嘉義神社修復社務所,正殿早成射日塔,金瓜石的山神社,爬上長階梯只留下石柱,圓山早已改到完全不見,估計日本在台設立神社,依照官、國、府、縣、町、村、無格等級區分,大大小小將近二百多個,但是完整留下的,幾乎沒有。
近年,一直聽說桃園虎頭山神社已經重修完成,算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神社,心中一直想去觀看。
觀看,當然並非參拜,就算要參拜,神社裡的大神與天皇也早已清空,換成國家的忠烈志士。
不過,大家總是對神社有種誤解,並不是所有神社,都和日本靖國神社一般,供奉起二次大戰的日本軍士,其實它只是日本神道思想的延續,供奉一些日本宗教的大神,至多加上早已神格化的天皇,保佑祈福居多,沒那麼多的帝國餘威。
時代總是決定事務的存在,以前根除殖民歷史的思考,神社、武德殿,任何只要能和日本軍國聯想一起的事物,根本不會保留,或是不想留下任何記憶。不過說的也怪,許多日本人留下的建築或設施,多數被使用,就連那座象徵帝國殖民中心的總督府,也是安然轉成國家中心的總統府,工廠照用、房舍照住,就是神舍拆毀或改建忠烈祠,也許關於歷史仇恨,總是一些被放大,一些被修飾,端看統治者如何定義與對待。
桃園神社修復,不管帶著什麼情緒,但是它就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更嚴謹說,數百年來的台灣歷史,根本就是一部荷、清、日的殖民統治史,甚至到晚近被說成外來政權的國民黨統治,都是台灣歷史的構成要素,那一塊不要或揚棄,都是對於歷史的否定。從日本拆清國城池,國民政府拆日本神社,民進黨政府拆外省眷村,每個統治政權總有一個宣示的作為,表達仇視的意志。
不過再如何拆,建物可以從眼前消失,歷史不會湮滅。 對於神社,我是如此觀之,不管喜不喜歡它,它就是歷史的遺留物,可以咒罵它的用途,但是也可以靜下心,欣賞它的建築之美。就像在山腳下問路,詢問一位老伯伯,日本神社何在?他報了路,還不忘補上一句,那是忠烈祠!
我沒敢說,心裡卻想著,老伯伯,有時也要能欣賞敵人的墓碑!
那麼,請看看這全台僅存日本神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