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獅球嶺鐵路隧道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動工興建,全長約為235公尺,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竹仔寮隧道通車後停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咸豐十年(1860年)清廷與外國簽訂北京條約,臺灣的滬尾、雞籠、打狗、安平等港口陸續開放通商,臺灣進入一個新的局面。在此一新局的變動下,清廷也逐漸改變其治臺政策。光緒元年(1875年)「開山撫番」政策推行,光緒十一年(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被拔擢為臺灣首任巡撫,展開積極的經營。光緒十三年(1887年)四月二十八日臺灣巡撫劉銘傳奏准建造鐵路,於臺北府城東北側三板橋(今來來飯店附近)設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總辦人選經再三異動後,由記名提督劉朝幹擔任,會辦為張士瑜、黨鳳岡、蔡斯彤、姚西漢,總工程師為英人馬禮遜(H.C.Mathesthon)及英人瓦特遜(W.Watson)、密轍爾(H.Hitchel),鐵路工程設計者為畢嘉(Becker)。全部工程總經費預算*須一百六十萬兩,計劃招募商款以及發行股票取得資金。經過三個多月的積極準備後,選擇臺北府至基隆段首先開工,並預定在獅球嶺附近開通一隧道。位於基隆附近的獅球嶺隧道是施工過程中最為艱鉅的工程。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春動工,光緒十六年(1890年)八月份方才竣工,全長約235公尺。獅球嶺高度為155公尺,穿越山腰的隧道經臨時臺灣鐵道隊技師之測量為74.7公尺,為基隆至臺北間之最高點。隧道南口因土質鬆軟,遇雨崩塌,極為危險,北口則因穿越岩盤,較為穩定。隧道開工時是自兩側同時動工,但因缺乏近代測量技術,故挖至中央時才發現兩端高度相差十四英呎,為期能順利開通,再進行修正。故今北口之拱頂高度仍較高。隧道之平面並非直線,而是略成弓形的弧曲線。此外,據研究者指出,為能順利排出洞內積水,洞內之坡度設計約為2﹪。隧道內壁,兩邊側壁均用砂岩以「丁順切」作成,而從砂岩切的側壁上面開始起拱,拱的材料有「觀音山石」及「紅磚」二種。日本領臺後,曾利用鐵路進行物資輸送,不久,總督府為了改善舊有鐵道急速爬坡及轉彎之缺點,進行全線路線之規劃。獅球嶺隧道亦為其中需要改線的部份,新線預定在獅球嶺南方約一公里處的竹仔寮,興建總長為559公尺的竹仔寮隧道。該新隧道自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五月起動工,至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二月竣工,前後總共費時二十二個月之久,自竹仔寮隧道完成後,獅球嶺隧道同時停用。總計獅球嶺隧道自光緒十六年八月通車,至明治三十一年二月為止共七年又七個月,光榮地完成其歷史任務。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