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創建,為時任金門縣商會會長的傅錫琪及地方仕紳翁同文等人倡議下,自南洋集資興建新時代的商業建築。購置明鄭時期的內校場作為基地,興築全長約75公尺、直街及橫街共40間的店屋。完工時受到金門人廣泛的稱羨,傅錫琪取名為「模範街」,並配合1916年即購置的丁字路端點的商會會所(原觀德堂),成為具有南洋紅磚拱廊風格的「新街」。1960年代為模範街的極盛時期,是後浦城的民生消費中心。建築為王廷元設計,紅磚拱廊,造形簡潔,受南洋熱帶殖民建築風格「五腳基」(Five-footway)的影響,充分體現金門到南洋海外移民的歷史關係,為金門近代最重要的商業市街,由歷史意義與建築價值來看,均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金門縣 模範街(一度於戰地政務時期稱為自強街)01

m

金門縣 模範街(一度於戰地政務時期稱為自強街)02

m

金門縣 模範街(一度於戰地政務時期稱為自強街)03

m

金門縣 模範街(一度於戰地政務時期稱為自強街)04

m

金門縣 模範街(一度於戰地政務時期稱為自強街)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