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靜下心來整頓超過二、三十年以上的幻燈片時,愕然地發現,這些都曾經是認真想過、認真拍攝過的作品,為什麼重新檢視時,竟然可以在短短三、四個小時中,形同垃圾似地,丟棄了將近千張到字紙簍之中。
這一堆作品(或許說圖片比較貼近),怎麼看就是只有主體沒有主題,只有角度沒有深度,只有幾何空間卻沒有思考空間,我不禁當場質問自己:以前在面對景物時,到底腦子裡在想什麼?又到底是為了什麼理念按下了快門?望了堆積如山的廢棄物-幻燈片,我默然了。
現在,我徹頭徹尾地明白了-原來,當時只是認真想過,卻沒有用心思考過;認真拍攝卻沒有用心創作過;所謂的理念、哲思,所謂的視覺語言/思考空間,彷彿未曾在作品上留下些許蛛絲馬跡或殘缺記憶,一如老子《道德經》觀儌章第二所言,「有無相生」所揭示的,沒有「有」,就不會有「無」。放空一切,回歸原點。也許,大膽地捨棄,反而平添無限的「創作空間」。
二十幾年來,研究攝影藝術之心得,深深地體會到,攝影意境之經營,在初期與研討階段,仍然以選擇攝影術本身獨具的造像技巧-鏡頭運用、光圈變化、拍攝角度、光圈組合、光量控制及快門機會…等為主,然後與造型的視覺元素(如移動、擴大、回轉、放射、鏡映…)和影像的構成要素(如光影、色彩、質感、線條、空間…)等謀取整體畫面之契合與協調為上上策。俟作品日臻成熟並逐漸受到各方肯定時,再嘗試使用特殊配備(鏡片、工具或感光材料)、特殊技巧(多重曝光、影像合成),以免意象作品只有浮光掠影的表面意義而無意境。這與我們老祖宗所謂的,先是「見山是山」開始,然候逐漸進入「見山不是山」的表達方式,應該是同出一轍的。

(文節錄自謝明順《拍不好,是因為想拍好》自序及內文)
m

蔽日藍天

m

坐井觀天

m

以虛明實

m

誰與爭鋒

m

高山仰止

m

坐懷不亂

m

樹影婆娑

m

正在人心

m

高明境界

m

頭「腳」崢嶸

m

我思我在

m

聲聲不息

m

意境幽明

m

光明在望

m

霧入佳境

m

走馬看花

m

落日情懷

m

光速凌雲

m

釋放心結

m

鷹揚千山

m

葉葉春光

m

知足圓滿

m

全體豎立

m

心靜自明

m

漫步天際

m

柳暗花明

m

有無相生

m

以小搏大

m

舞動雲彩

m

時必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