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二年(1953傳教士陸若伯神父來到北埔,租一棟民房居住。當時台灣因中國戰亂剛結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不久,人民生活窮苦,外來的援助很多,但是政府機構缺乏足夠人力做分配工作。在北埔地區,援助單位就委託陸神父及天主教的職員,把外來的援助分配給民眾。第二年(1954),蘇雲望神父到峨眉辦理峨眉地區民眾的濟助工作。這是天主教和峨眉接觸的開始。

民國四十五年(1956),北埔已有七位神父在此工作,天主教會就差派其中一位名叫高伯龍神父的到峨眉。據2001年在北埔天主堂的榮國磐神父敘述:「高伯龍神父在救濟工作的時間接近民眾,才了解客家人的信仰。他發現地方民眾對人死後的事知道不多,對地方的風俗也很馬虎的了解。有人對他說:『祖先是住在神主牌位上也會來享用供品。』對於這種講法,高神父很驚訝。他認為居民對中國聖人所說的『豈知神之所饗也,主人自盡其敬而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未知生,焉知死』等等哲理,所知不多,誤解很深。高神父就以道理差別為出發點,開始給大家介紹耶穌的道理,他認為耶穌的真理能補充中國聖人在信仰上的見解。」在高神父四、五年宣教下,對於天主教耶穌的信仰,很多人喜歡,陸陸續續有不少人受洗成為教友,於是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興建現在的峨眉天主堂。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新竹縣 峨眉天主堂01

m

新竹縣 峨眉天主堂02

m

新竹縣 峨眉天主堂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