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年間因為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開放臺灣地區通商口岸,淡水亦為其中之一,因為開放緣故西方宗教因而傳入,同治十年(1871)馬偕抵達臺灣打狗港,由於當時臺灣南部已有英國長老教會在此宣教,而北部人口稠密卻沒有宣教士和教會,於是馬偕毅然決定北上。同治十一年(1872)搭乘海龍號來淡水傳教,為臺灣北部基督教傳教之始。馬偕精通醫術,常藉傳教之便為病人義診,頗得當地人敬重,終其一生,對於臺灣地區教育、醫學、傳教等方面貢獻頗多。
馬偕在臺灣傳教相當重視培養本地人成為宣教人才,傳教過程也是在教育學生,第一次返國前所教育出來的22個學生均到各地去傳教或是主持教堂事務。光緒六年(1880),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臺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6215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次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牛津學堂所教授的學科,除了神學與聖經外,另有社會科學〈歷史、倫理〉、自然科學〈如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動物、礦物〉、醫學理論及臨床實習等,這是臺灣首見的新式學校。光緒八年(1882)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OxfordCollege」<牛津學堂>,蓋以其個人出身地為名建校。
大正三年馬偕在此增辦淡水中學是北臺灣第一間西學學堂,也是臺灣神學院淡江中學和真理大學的搖籃地,現本建築位於舊稱淡水工商管理專校(學院),今稱真理大學校區內。理學堂大書院附近有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女學堂、馬偕墓園、外僑墓園、體育館與八角樓等,都是極富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的建築。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m

新北市 理學堂大書院01

m

新北市 理學堂大書院02

m

新北市 理學堂大書院03

m

新北市 理學堂大書院04

m

新北市 理學堂大書院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