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民遮城(赤崁樓)沿革:
*1625:荷蘭人以布十五匹,向原住民購換赤崁一帶土地,在此設商館、市街、倉庫、醫院,並命名「普羅民遮」為街名。
*1653:因郭懷一抗荷事件,荷蘭人在赤崁修築城堡以供防禦,也做商業行政中心,荷蘭稱之「普羅民遮城」,俗稱「紅毛城」或「番仔樓」,後稱「赤崁樓」。
*1862:臺灣中南部大地震,赤崁樓上原已損壞的荷蘭建築全部倒塌。
*1875:沈葆楨為牡丹社事件領軍來臺,因行船安全,乃上奏請准建海神廟於赤崁樓遺址上。但因故延緩未建完成。
*1886:臺灣知縣沈受謙為振興文教,在赤崁樓西側建「蓬壺書院」,並在城堡殘基上蓋五子祠﹝供奉宋儒朱熹、程灝、程頤、張載和周敦頤﹞、「文昌閣」並復建海神廟。
*1895:日本時代始。日人把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戌醫院」。
*1944:日人開始整修荷蘭城堡遺跡,拆毀大士殿,修建海神廟、文昌閣與蓬壺書院門廳。
*1960:原大南門城內之御贔屭碑座遷移至赤崁樓台基南側。
*1965:修建赤崁樓,將海神廟及文昌閣的主要木架構改以鋼筋混凝土,但仍仿製木柱、木樑式樣。並將文昌閣前臨赤崁街之出入口轉移至民族路。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m

臺南市 赤崁樓01

m

臺南市 赤崁樓02

m

臺南市 赤崁樓03

m

臺南市 赤崁樓04

m

臺南市 赤崁樓05

m

臺南市 赤崁樓06

m

臺南市 赤崁樓07

m

臺南市 赤崁樓08

m

臺南市 赤崁樓09

m

臺南市 赤崁樓10

m

臺南市 赤崁樓11

m

臺南市 赤崁樓12

m

臺南市 赤崁樓13

m

臺南市 赤崁樓14

m

臺南市 赤崁樓15

m

臺南市 赤崁樓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