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尤啟任
Mail:moser169@yahoo.com.tw
數位島嶼站台:oceanpraha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
文化與美學空間的愛好者
|
漫遊城市的巴洛克
自從攻讀研究所之後,對於在地的文史事蹟,始有了些許的認知,亦對於之前模糊意識的抱持,深感著明顯落差。而當閱讀部份有關臺灣的歷史年代時,總會在腦海中浮現起當代情境的想像,進而促成前往探訪史蹟的意願。位在臺北市區內的巴洛克古建築群,便呈現著歷史與美學兼具的時空領域,其顯眼的華麗外飾,時吸引著民眾於此佇足,品評著那份大器的異鄉風範。
由於日治時期的維新政策,西化成為當代權力的主流象徵,臺灣則因殖民領地的關係,與日本採取同步作為,也就是比擬或承襲自西式技法,運用在各種公建築的建造上。至今所見的此類建築,儼然已成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人文記憶,亦加深了在地的文化厚度。另外,隨著建物的用途不同,亦有不盡相同的格局規劃,然不變的依舊是既有的巴洛克語彙,持續散發過往的璀璨。而日治期間對於公共空間的品味,更可以窺見打造者的那份執著。
風華-臺北賓館
猶如鱗片般堆疊的碧藍屋瓦,是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也正是極富設計感的馬薩式斜頂,讓臺北賓館顯得如此氣派。前往的當日並未如想像般充滿著人潮,反倒是讓人有種輕鬆愜意的心境。待經過宛如機場安檢哨的入口管制處,即開始了這座建築的巴洛克饗宴。由於臺北賓館時作為接待各界嘉賓的重要場合,因此在視覺感官上,仿若置身歐洲宮廷般,片刻感受著奢華的時空錯置之情境。
根據簡介,此地原供臺灣總督的官邸所使用,由最初採取典雅的文藝復興樣式,經改建後成為延續至今的巴洛克式外貌。戰後,國府接收作為接待外賓的正式場合,並於1998年內政部的認定,正式成為國定古蹟。來到此地,最主要的莫過於洋館的主體建築,首由馬薩式斜頂的點睛作為起始,其次以希臘山牆、羅馬列柱,營造該館的氣勢,並落腳在宏偉的玄關之處。一層層堆疊的構造,如同華麗風貌下的逐步舖成,加深了原有的美感認知。
步行至洋館入口處時,不時傳來著喀嚓喀嚓的拍照聲響,此起彼落,為的就是那絕佳視野的取得。其實,洋館的主體建築影像,早已隨著網路的發達,廣佈於交流平臺之間,顯耀的巴洛克異國風情,著實地觸動對於異地文化踏查的想像,瀏覽之間不自覺的興起此次親訪的念頭。希臘式的山牆造型是對於文明殿堂仿效的一項建築元素,亦是格局風範的形象塑造,然而日治期間所構築的山牆語彙,採用著東洋形式的花草圖案作為雕飾,取代西方原用的神話題材,成為東洋獨有的風格構思。
隨著主題的建物兩翼延伸,二樓井然有序的羅馬柱陽臺,主要是習自歐美國家於殖民地所慣用的空間規劃,配合著當地氣候加以改良而成。樓閣的預設,不僅作為實用的層面,對於空間的構思,亦增添了幾分浪漫情懷。持續沿著洋館周圍的路徑漫步而行,映入的日式庭園,猶如另一視覺上的驚喜。站在寬廣的露臺上觀景,整座庭園的視野即可盡收,此時遊人如織,爭相捕捉著宅邸的華麗角落。由於此面位於洋館後方,即是西廂宴會廳的外貌,搭配著露臺景緻,充分展現既有的風華魅力,富麗的感官深陷著在地眾人目光。
迥異於巴洛克的感官對照,便屬露臺石階兩側的一對石獅造型,此拆自臺北天后宮(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原址)所留存之構建,如同今日廟宇所雕琢的麒麟石像,搭配著西式建築、日式造景,異鄉元素的混搭,產生著文化揉合的風趣感。回眸百年的過往,不只是既有的風華事蹟,也是美學空間的理念延續,日治期間所打造的東洋巴洛克,由於維新時期的西化承襲,使得歐美的藝術與技術被加以援引,來自異鄉的美學概念,至此不斷地擴展原有的格局。如同牆面上的巴洛克飾樣,持續呈現經典的美好。
薈萃-國立臺灣博物館
童稚時行經臺北新公園時,總對於內部的堂皇建物充滿著疑惑,也未曉得博物館就這麼地隱身於此,只記得那整修的鐵皮外貌,縝密的包覆好些時日。直至偶然接觸臺灣文史後,才對於此座紀錄臺灣的瑰寶有所知悉。其實,以紀錄臺灣的人文與自然為宗旨的臺灣博物館,其富麗堂皇的外觀結構,早於日治期間成立以來,就被視為文明教育的學術殿堂。今日的臺博,同樣以其既有的宏偉面貌,靜佇在臺北市區的二二八紀念公園,見證臺灣的近代學術文明。
1908年,臺灣縱貫鐵路全通的慶賀儀式之緣由,因而有著博物館設立之規劃。原初的臺博館(即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並非位於公園的現址內,而是位在今日國防部大樓的所在地。1915年,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竣工,旋即供作博物館所使用,原館建物則改為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之用。但此建物已在太平洋戰事的爆發下,毀於當時的美軍空襲。原有的德式建築風貌,於今只能在影像中還原,殊為可惜。
臺博館成立至今已具百年歷史,而其經典的建物外貌,同為眾人所熟悉。走在臺北車站的館前街口時,位於盡頭的不遠處,即可遠眺整座博物館的主體構造,銅綠色的圓穹拱頂,搭配希臘神殿式的樣貌,藉以呈現學術殿堂般的氣勢,是當初建構時所欲期待的形象。希臘式建築的山牆造型內雕飾,同樣採用著花草類別為題材,並於中央處擺置著當時總督府長官的家徽,使牆面內的整體構圖,填滿著華麗的意象。
也由於其複雜的構築,與幽靜的環境因素,時吸引著眾多飛禽於此棲息,呈現著共生的和諧景象。靜謐的氛圍,還繞著此座雄偉的殿堂,構思出許種不同的比對角落,進而以多樣的情境呈現該館的風貌。
走進博物館大廳,輝煌的氣勢於此圍繞,接著站在中央點的位置抬頭向上望,隨即可見綺麗的平頂彩色玻璃天窗裝飾,在經由自然光線透射之下,繽紛的視覺感官油然而生。而天窗的四周則是採用巴洛克風格的泥塑裝飾與支撐圓頂的十二支柯林斯圓柱,應用古典飾法,營造一種華麗的莊嚴空間。
然而,臺博館的經典,不僅止於輝煌的美學空間打造,內部所典藏的文本價值性,亦是薈萃的源頭所在。臺博館的收藏從早期的自然採集種類到近代歷史文物遺跡,對於時空記憶的拼湊,與時代文明的解讀,皆有助於理解在地的文化背景。走進二樓展示廂房,史前器物的展示櫃猶如時空膠囊般,將深藏數千年的史前智慧,分門別類的呈現於世人面前。而三樓的南藝大修復特展,亦將航海時期的古地圖,以及日治期間昭和太子的行車徽號,透過修復的技術,使文物有了再現完整的生機。
當凝視著臺博館內部精美的大廳、柯林斯列柱,以及珍貴的文化典藏時,很難想像此座博物館的緣起,是在一次偶然的急促規劃之下,成就日後的文明願景。而此一巴洛克復興式建築,將伴隨著臺北市車水馬龍,靜佇在城市靜謐的一角。
文明-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將美學感官帶入實際的應用層面,是為日治期間公建築的一項特色,亦是在地巴洛克風格最興盛的時期,位於臺灣大學旁的自來水博物館,(即原臺北水源地唧筒室)便是其中之一。此處也是情境拍攝的絕佳地點,時而可見攝影團隊於此地駐足流連許久。
此座建築物於1908年完工,至今已具百年歷史,由於其主體建築以新古典主義的巴洛克風為設計主軸,因此構築的元素主以列柱、山牆等語彙為其外飾。當走進博物館園區,便可見到此座醒目的古典建物,其整體的造型採左右對稱,兩端結構的外貌,各有著半圓銅板瓦的造型屋頂、愛奧尼克式列柱,以及具有牆面裝飾的的山牆設計。
據導覽的描述,山牆中央的勳章式樣,常見的有橢圓造型,並搭配著花草裝點於四周,而橢圓的形狀如同鮑魚,又稱為鮑魚式飾,許多古典的巴洛克式建築亦同樣採用此類語彙作為裝飾外貌。此外,於兩側玄關結構下的藍色門扉,與洗石牆面的灰白對照之下,產生著點睛的比對成效。
走進一側玄關入口處,四周亦將過去使用之機組器具,陳設於一旁,供參觀之用。此時空蕩的氣氛,凝結在此室內之中,與其他熱門博物館的喧囂感比較之下,相異甚遠。由於為現地實物展示的歷史,因此室內所遺留陳設之機組,可謂為史蹟的見證,像是牆面上成排的操控閥與水錶,隨著時代的演變,早已淪為淘汰。然其斑駁的鏽蝕表面,與厚重的粉塵覆蓋,則透露著刻劃的真實。
博物館的內部空間採挑高設計,是為方便排放熱氣,及室內空氣流通的保持所致,並於兩側的牆面上,採用歐式建築的方形窗作為功能延伸,除營造視覺上的美觀外,亦是實際層面的考量依據,單調的主體牆面,因成排的歐式綠框氣窗,改變了既有的單一面貌。巨型的古老機組與舊有的機電配線,有如精緻的模型,井然地呈現原本配置的樣貌。自來水工程的建置,不僅改善公共衛生,也代表著近代文明的運作。其可追溯自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聘請英籍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擔任衛生工程顧問,帶領日籍學者進行衛生調查,以及水源地的探勘,使得臺灣開始改以自來水供應為主進而逐步普及。
在瞭解此地的建造過往後再度回到室外,即是古典彎曲的迴廊格局,此一典雅的背景風格時吸引著新人們前來拍攝。此座建物古樸的景緻雖依舊,然其文明的建制理念卻是永續,持續的迴盪在這座宮殿裡。
典雅的外表與永續的概念,是此次漫遊時所得到的感觸,而日治時期所遺留的公共建築,不僅加深了在地的文化厚度,對於城市美學的空間營造,亦有所助益。漫遊城市的巴洛克,同時關懷在地的文化情感,亦希冀前人所傳承的美好價值,皆能夠有所記取。
參考資料來源:
《臺北賓館簡介手冊》、《臺灣博物館九十週年專刊》、《臺北自來水博物館簡介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