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記憶與現實的交錯
近鄉‧情怯
「近鄉情更怯」,這句話用在我這個遊子上再適合不過了。
總是賴在台北兩、三個月,然後自己覺得好像也不怎麼想家,最生氣的時候莫過於在貢獻那NT1,350現金給高鐵時,還會默默的覺得高鐵怎麼這麼貴、台南怎麼離台北這麼遠。
但這一切的失常,從高鐵經過竹苗丘陵地、長短山洞不斷,一路到雲嘉南綠油油的農田,最後到高鐵台南站下車時,那專屬於台南的炙陽、炎熱的風、一望無際的平原,潛藏在心裡熟悉的感覺,一一浮現。
台南‧記憶
走在台南的路上,不用多想,很自然地會知道往目的地的方向。隨意地漫步在大學路上,對於大學的初始印象源自於此,一旁的育樂街緊鄰著南一中,便宜又大碗的快餐滿足了窮學生們的胃。一間又一間的傳統小吃,讓快要麻痺的味蕾再次復活,對!就是這滋味才對。最喜歡的是台南的天氣,蔚藍的天,乾爽的空氣,雖然熱,但沒錯,這就是台南。
↑記憶中的校門口,左下角為粽子校徽
獨自探索台南,從背著粽子圖案書包的青澀時期開始;學校離家遠了,騎著腳踏車在回家的途中,依照慣例到後門的波哥買一杯綜合新味,開啟了下課後的悠閒時光,樹林街小荳荳的鍋燒意麵與新鮮水果雪花冰,吃飽喝足了,漫步在前方的碑林及大南門,或是到更遠一些的孔廟、台灣文學館,感受台南隨處都有的古樸風情。
另一個集中地則是赤崁樓、祭祀武廟及大天后宮。很難想像歷史悠久的古蹟佇立在大馬路旁、或是被隱藏在小巷弄之中。古蹟旁當然不能少的是有名的小吃及好奇的觀光客,身為一位正統的台南人,當然是不會選擇在假日的擁擠時刻,出現在這個地方。正統台南人覺得逛古蹟的最好時間有兩個,一個是趕在早晨七點以前,跟著婆婆媽媽們的腳步,既可享受陽光,另外一個則是在傍晚或夜晚,可以看到包覆在鵝黃燈光下的古蹟,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台南人一天到晚都在吃,早上吃完小吃,晚上還有夜市可吃。台南有三大夜市,一花園、二大東、三武聖,還有一些較小型的夜市。夜市人擠人,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無一不缺,此起彼落的吆喝聲,在在展現出南台灣的熱情。
↑花園夜市擁擠的人潮↑
晚上的安平是如何的光景呢?雖然白天的安平有蚵仔煎、烤小捲與蝦餅,但我也喜歡在晚上穿梭其間,那是彷彿時間靜止的感覺,不像市區的車水馬龍,也沒有聳直的高樓大廈,略顯陳舊的建築物,透露出的是時光飛逝;外國的老洋行,古典風味仍存,現代的咖啡餐廳也將老洋行妝點得更為浪漫。
再往海岸線前進,經過老字號的安平豆花,牆上的書法家揮毫筆跡仍在,牆上的塗鴉卻已不知換了多少代。告別豆花繼續前進至海岸邊,聽見了海的聲音,從早期的秋茂園直到最近的觀夕平台,還有幾年前舉辦台灣燈會的林默娘公園,這裡成為台南人少數的夜遊景點,一旁的四海大橋,傍晚時可以站在出海口看著夕陽,還可以眺望嘉南平原,到了晚上則搖身一變成為情侶約會聖地,還有垂釣者坐在可攜式的躺椅上,慵懶的吹著鹹鹹的海風,手拿杯冷飲,緩慢而閒適的步調,等待著有緣魚上鉤。
重疊‧現在
台南。
每次回家、回台南,舊地重遊,現在的我似乎與過去的我重疊,雖然景色稍有變動,心態也早已不同,但在我的眼裡,這裡永遠保留我最美麗、最無憂的記憶。
突然懂了,原來我會在台北拼了命的尋找恬靜的角落、好吃的食物,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在繁忙的生活步調中,找回那一絲絲的家鄉的感覺。不是我不想家、不想台南,而是因為太想了,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是吶喊著,誘導著我,試圖在台北這個城市找尋些許的慰藉。
離家‧啟程
行事曆上的下一個計畫開始,往北的高鐵列車即將啟程。有了在待著有緣魚上鉤學校家鄉台南的短暫滋養後,還是要繼續面對下一段充滿著不確定的旅程。
但無論如何,台南就是我的家鄉,我的最愛。
【作者簡介】
蘇璇
數位島嶼站台:chann0114
現職為貓空大學會計菸酒生,大學畢業於貓空大學法律系。
台南人,但已經在台北混了快6年。
平常喜歡吃喝玩樂,賴在某個草原或星空下幻想。
對未來常有幻想,但又時常囿於現實,是一個極度平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