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阿里山鐵路
文/黃偉嘉 圖/張新裕
鐵路,對於不少人而言,就只是一種交通工具:逢年過節車廂內擁擠吵嘈,平日寬敞安靜則鮮有機會一乘。除此之外,近年捷運系統的潔淨便利,使得百年老店的臺鐵與林鐵相顯失色。然而相較於捷運總是在漆黑的隧道中穿鑽、抑或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公路客運,鐵路卻總有成排明亮寬大的車窗,行走百年來幾乎相同的路線,使得其「空間」上移動的意義外,更承載「時間」的因素。
鐵路運作十分精巧,無疑需有從業人員的專業才能順利運作。張新裕(1926-2007),臺灣嘉義人,大家都以一聲「老站長」敬稱。我對他的印象,源於過去書籍上常常有其精彩大作,令人印象深刻。張老站長在日治時期的16歲時就進入阿里山森林鐵路,受雇奮起湖車站臨時電話番(當時仍是日治時期)。一直到半個世紀後,於1991年以十字路車站站長退休,整整青春五十載均奉獻於鐵路事業。
一圖勝萬言
鐵路深深吸引我,讓我好奇其歷史深度與文化醇韻的原因,多年來憑著業餘的熱情,一頭鑽研其中,而獲得小小成果發表於相關刊物上,又蒙友人推薦,才有幸至中研院參與協助老站長照片數位化工作。
張老站長熱愛攝影,且全心投注其中,將工作轉化為興趣,也不吝以數個月的薪水,換一台相機紀錄。但說來慚愧,雖然我對於鐵路有高度興趣,但在老站長2007年去世前,並未與之實際見面,有幸參與協助老站長照片數位化工作,隨著閱覽,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富含歷史與美學意義的照片,更深深地覺得老站長的照片張張是瑰寶,承載著五○、六○年代的單純美好舊時光的回憶,以及體會一位終身鐵道工作所抱持的精神,宛如一部典範。
因此,應計畫要求從老站長的照片中要挑選精華展現,著實是一件難以取捨的工作。例如一些照片看來平凡無奇,卻是歷史現場的第一手消息。例如嘉義改制省轄市、阿里山蒸汽火車遊街、今已拆除的舊鐵路等。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這些以往只在書面看到的資料,現在以圖像的方式出現,實在讓人感歎「一圖勝萬言」帶來的感動。另外也有被永遠以溴化銀紀錄下來的阿里山雲海、日出、神木與櫻花,規模足以用舉辦攝影展(事實上,在2007年老站長逝世該年末,就在阿里山車站舉辦過一次)。
現在的阿里山鐵路,早在百年前的1912年就完成雛型。也就是說,當時的建造工程,以至老站長開始工作、退休以及現在的路線,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隨著老站長的照片,往往會讓人不禁跌入時空交錯的情感中。以下,就讓我們沿著今日的鐵道路線旅行,從嘉義出發,尾隨老站長的鏡頭下的足跡上山,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鐵路。
嘉義→北門→鹿麻產→竹崎
列車鳴笛,升火待發
嘉義市在1982年改制為省轄市,阿里山鐵路源自於此,這個城市的榮景也是因鐵路帶來的林業而興盛。乘客搭乘台鐵到嘉義後,無需出站,至台鐵第一月台便可見到林鐵列車升火待發,迎接欲一親阿里山芳澤的海內外旅客。
列車鳴笛後轟隆隆出發,不過1.6公里便抵達北門車站。比起在嘉義是借用台鐵月台發車,北門車站更像是總站的地位。目前北門車站有新舊兩座,分別為日治時期就建好的木造舊站,以及1973年落成的大型水泥新站,甚至到深夜也是人聲鼎沸。原來是林鐵曾經在阿里山公路通車後,推出「999列車」競爭,即讓旅客在凌晨出發,在睡夢中迎接在祝山觀賞日出的行程。

右圖:999列車(約1985年前後)
竹崎→木履寮→樟腦寮→獨立山
渡牛稠溪橋,火車登山
嘉義到竹崎為止屬於「平地段」,14.2公里的路程只讓海拔從30米上升到127米,這段最令人回味的是嘉南平原的風光,若是遇到收穫的季節,可望見整片稻實累累。

圖:阿里山號與竹崎鄉稻田1990年前後)
列車經過竹崎後渡過牛稠溪橋,此橋是平地段與「登山段」的分界,老站長也在這裏留下紀錄。通過木履寮後,首先迎接入山的第一個隧道,長311公尺。這座隧道名原稱無他,就是「第一隧道」。早期阿里山鐵道全線整整有50座隧道,後來整併至今編號只到47。
不一會兒,列車就抵到樟腦寮,而之後的路段,就是阿里山最出名的、攀登獨立山的螺旋路線。

圖:第一隧道1990年前後)

圖:螺旋登山示意圖示意圖(日治時期),田邊朔郎 (1922)
來源:維基百科
上面的路線示意圖繪製於日治時期,看起來路線非常複雜,但其實只要用指頭從西邊(左)跟著走一次,即能發現路線就是先繞兩個圈,最後再以8字形轉往東邊阿里山方向。而樟腦寮到獨立山這段4.1公里的路程,就讓海拔從543推展到741米。
獨立山→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奮起湖→多林→十字路
賞茶園,品便當,過長隧道

圖:茶園與列車(約1990年)
開始出現茶園片片,就知道進入暖帶林地帶(海拔800米)。在老站長的照片中看到茶田偏布山頭,茶葉,也造就阿里山茶之名聲。再經過梨園寮、交力坪等小站後抵達水社寮。水社寮因為也是往瑞里地區的轉乘站,在公路發達前也繁榮一時,甚至在站長拍攝的老照片中,也看到瑞里的商家業者跑來這打廣告!

圖:列車暫歇奮起湖1980年代)
列車再往前5公里餘,即抵中途大站─奮起湖(海拔1403米),旅客多會在此用餐,鐵路便當也成一大特色。老站長16歲初進林鐵任職,正是從奮起湖車站,相當基層的「電話番」開始;奮起湖後的路段為穿越糞箕山(又名畚箕山、大凍山)而有幾個長隧道,全線最長的30號隧道也在其中,不久後抵達舊名哆囉嘕的多林,此時海拔已至1500米以上。
至此我們也可以發現阿里山鐵路與公路的路線方向截然不同,直到下一站十字路才終於相逢。十字路另外一個非凡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敬稱張新裕先生為「老站長」,那個「站」字指的就是十字路車站,因1991年張老站長正是退休自該職。

圖:在十字路老站長—張新裕1990年)
十字路→屏遮那→第一分道→二萬平→神木→阿里山
火車碰壁,塔山夕照
過了屏遮那後海拔達到1800米,進入暖帶林。之後的路段就是俗話所稱的「火車碰壁」,又名「分道」,這是鐵路克服地形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讓列車先駛至一處平面處,再「倒退嚕」往更高處向上爬。阿里山主線上共有五處這樣的設計:依序為第一分道、第二分道、神木車站、阿里山車站、沼平車站。

圖:列車在第二分道1990年前後)
通過第一及第二分道後,列車抵達二萬平。二萬平其實離剛剛屏遮那的直線距離不遠,但火車足足繞了6公里,以換取一口氣登上海拔2000米,這也可以看出「火車碰壁」爬坡果然不容易!二萬平本為伐木集材地,而二萬平正對塔山,「塔山夕照」配上雲海、鐵道及櫻花,始終是阿里山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不免俗,老站長也以一張黑白照片將月台與山景記下。日換星移,昔日的集材地改由救國團管理,興建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提供平價住宿。

圖:二萬平與大塔山1950年代)
下一站神木車站也是位於分道上。若說阿里山是臺灣的代表景色,則神木則是阿里山的代表景色,一旁的神木,曾幾何時,與蒸汽火車並存的經典畫面今已不存,徒留老站長的照片供後人回味。

圖:神木與火車1990年代)
列車終於抵達位於第四分道的阿里山車站,海拔2216米,距嘉義71.4公里,於1981年落成。然而,以前的阿里山終點站還要再走1公里,位於現在的沼平。但1970年代由於沼平發生大火,在林務局的規畫下,將車站連同商圈遷至今址,才造就今日的盛況。在老站長的照片中,我們還可以見到大火之前,高山環抱下以及災後降雪的的沼平聚落。

圖:大火前的沼平1970年代)

圖:興建中的阿里山新站1980年)
眠月線、東埔線及祝山線
支線風光,用途各異
阿里山與沼平並不是鐵路的終點,再往山上還有許多分岐的大小運材支線,最有名的是眠月線與東埔線。另外,不同於日本人為貨運目的而築,「祝山線」則是純粹為了運送觀日出旅客、且由國人規劃施工於1986年通車,首任祝山站長即是張新裕先生。
眠月線與祝山線前半段共用,自沼平出發後向北延伸,至十字分道車站才分道揚鏢(不過這裏的「分道」就真的是有分道,非指火車碰壁)。繼續往北的是眠月線,轉向西的則是祝山線。而祝山線大概是全阿里山最賺錢的鐵道了,依季節或平假日的不同,最早凌晨3點多便發車由阿里山開往祝山,通常是班班客滿,成為旅客至阿里山旅遊必有的體驗。
在祝山線鐵路出現前,原有同是林務局經營的「祝山客運」負責運輸,但後來因為野雞車橫行,林務局不得已下令封閉林道,並新築鐵路。在老站長當時拍攝的照片中,我們也可以找到祝山線鐵路完工前的試運轉的歷史照片,彌足珍貴。

圖:試運轉的祝山線1985年)
另一條觀光客運線「眠月線」在沼平到石猴車站之間的9.26公里就有橋24處、隧道12座,可見其工程浩大,不幸在九二一後封閉至今,地震發生前,眠月線一天有兩班蒸汽火車來回行駛吸引旅客。其終點石猴車站,以站旁一座貌似猴子背影的巨岩而聞名。不過這塊岩石在過去日本人看來倒是像達摩祖師,於是稱之「ダルマ岩」(達摩岩),祇可惜在九二一後,石像的頭部已被震斷。

圖:石猴、車站,與往溪頭的標幟(1990年代)
最後是「東埔線」,是在沼平「碰壁」後,再往南而去(前面的路線都是往北)。目前大部份的路基都被改為新中橫公路,但其昔日的的壯麗景色仍由老站長的底片一一保存下來。東埔線昔日也辦理客運,是日治時期登玉山的取徑之一。

圖:東埔線的木造橋1970年代)
一生愛一條阿里山鐵路
整理老站長照片的過程中,讓我想起多年前一部改篇自同名小說的日本電影《鐵道員》,當中主角是一位北海道面臨裁撤的小站站長,為了工作而堅守至人生最後一刻。同樣的,張新裕老站長一生五十年時間奉獻在阿里山,「一生愛一條阿里山鐵路」(引用老站長著作的自序),就算是退休後也努力以鏡頭記錄,並出書分享。
或許相較數位島嶼其他的主題來說,老站長的照片偏向寫實紀錄,不去計較對於構圖及拍攝的時機,是一種長時間的觀察,也較少攝影技術或藝術創作的成份,但從這樣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相同的敬業精神,一種對於工作發自內心的熱愛,讀者(包括我)很容易能夠體會如此截然不同的風格,更能體會其所處的立場,所帶來的抏獵鏡「切入點」差異。不禁讓我感受照片並不是一種旁觀的的紀錄,而是隱含拍攝者的想法在當中,讓人感受與作者直接對話,或是思忖是在什麼樣的角度下促使完成這項作品?在一張張黑白底片顯影出來的方寸中的世界中,我常常感受那無窮的穿越時空的魔力。
編按
《穿越時空的阿里山鐵路》全文照片以及更多關於阿里山鐵道的沿線風光都在「數位島嶼」私家寶庫展示。
「數位島嶼」私家寶庫,源於對斯土斯民的情感,各地熱心民眾,自行成立文史工作室,收藏當地特有的文史資料及生活圖象。
隨著這些典藏文物、圖象的數位化,帶領我們更深一層的體會當地人文歷史背景及自然景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