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件辦法      仁美國小影像徵件活動上傳教學     仁美國小影像徵件活動參與作品     仁美國小影像徵件活動優勝獲選作品

生活無虞、物資豐富的社會,不斷有新鮮事物被創造,在快速更新的同時,各種物件、屋舍加速邁向廢棄的命運。遵照規範集中處理的廢棄物,尚能運到指定地點焚化掩埋或回收再利用,更多無人聞問的廢棄物件、房舍、場域,成為髒亂、鬼屋、垃圾山等詞彙指稱的島嶼暗角。這些看似怵目驚心的影像,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城市閒置空地上不乏各種廢棄垃圾堆置,郊區的回收處理站、垃圾掩埋場在翠綠樹林間打造一整片醒目的垃圾山丘;再往島嶼邊緣前進,海灘出現廢棄輪胎、離島岸邊出現廢棄快艇…倏忽衰敗的物品,無論是否仍有剩餘價值,常常被棄置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而各處的廢棄建築,更是以殘破牆垣,硬是在花花世界中封存各種破敗的、被淘汰的,甚至是被刻意遺忘或忽視的生活軌跡。

頂著盛夏豔陽,數位島嶼邀請各位島民一同造訪這些島嶼暗角,讓我們透過影像思考如何重新維護、經營,從廢棄永續走向環境永續!


第 一 頁


再見養殖場
〈再見養殖場
圖、文/黃致惟  CC│BY-NC-SA 3.0 TW
在一個海邊寧靜小鎮中,存在了一個感覺廢棄的養殖場,走近一看,原來!懸掛著(防疫期間止進入)的字樣,不知道已經懸掛了多久,當我往內一看,陰陰暗暗的氣息,讓我不寒而慄,又彷彿動物還在你眼前奔走一般,原來這就是曾經被當成人類食物的地方,不知道荒廢了多久而靈性似乎曾沒離開過,而養殖場內動物最後的命運去向,是撲殺,還是已經被你我吃下肚,我終究也不得而知,如果已食下肚子,那麼就是一場再見養殖場。

共生
〈共生〉
圖、文/蝦蝦  CC│BY-NC-SA 3.0 TW
也許有一天大自然能被鍛鍊出更強的共生力

大海的回禮
〈大海的回禮〉
圖、文/昌哥 CC│BY-NC-SA 3.0 TW
人類不斷掠奪大海的資源,又棄置廢棄物汙染海洋環境,終有一天大海透過潮汐的傳遞將這份大禮還給人類。

廢棄石材
〈廢棄石材〉
圖、文/瞻  CC│BY-NC-SA 3.0 TW
巨大的正方形的石塊居然出現在海邊,其有稜有角與周遭圓或橢圓的石頭,格格不入,應該附近的石材廠棄置的。終日在海浪的沖刷下,不會分解出有毒物質才好。

夢想與現實
〈夢想與現實〉
圖、文/鍋鍋  CC│BY-NC-SA 3.0 TW
在電腦螢幕前交織的是人們的夢想,但在另一頭桌邊存在的卻是無止盡的破壞

民以石為天
〈民以石為天〉
圖、文/塵粒群  CC│BY-NC-ND 3.0 TW
今天,就來個飯鍋拌石吧!

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
圖、文/Wayne  CC│BY-NC-SA 3.0 TW
海港、碼頭,漁民為了生計而發展的地方。但...卻因為觀光客的關係,導致生態越來越差。

路上行舟
〈路上行舟〉
圖、文/xsamba  CC│BY-NC-SA 3.0 TW
結束了海上的豐功偉業之後,到了路上能期待許些什麼? 也許在前方所等待的就只是成為廢鐵回收的命運吧, 如此物命延續,似乎也不錯。

自然共生
〈自然共生〉
圖、文/Jian  CC│BY-NC-SA 3.0 TW
大樹、廢棄的鐵皮屋住宅與一隻躲在樹幹後的流浪狗。牠似乎在說著:「我們不拒絕任何東西,所以,也不要奪走我們任何一樣東西。」

漠視
〈漠視〉
圖、文/黃小雞 CC│BY-NC-SA 3.0 TW
這位沙雕藝術師,清清楚楚地展現了現代社會漠視動物的求救聲,在海豚的肚子中,我看到了核廢料,以及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垃圾,這是不是在提醒著我們,該檢討這傷害地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