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檳榔」是相當重要且經濟價值高的作物,曾經有「綠金」、「綠寶石」之稱。然而「綠金」時代已逝,現今談及「檳榔」,一般人腦海大多會浮現「紅唇族」、「檳榔西施」、「土石流」的畫面。檳榔已被謾罵是傷害健康、汙染環境、敗壞社會風俗、及摧殘生態的罪魁禍首之一。在政府強力宣導之下,檳榔的負面形象及評價已深植人心。但是,檳榔真的一無是處嗎?事實上,臺灣及中國南方嚼食檳榔的習俗已延續數千年之久,透過檳榔嚼食可建立或強化族群與文化認同。檳榔也被用來治療疾病、防止瘟疫,當作社交、婚禮場合的禮物,甚至被用來當作宗教祭祀的祭品或是行使巫術時的法物,形成特殊的檳榔文化意涵及價值。 此次徵件將以「檳榔寫真」為主題,內容包括生活週遭與檳榔相關之人事物、如檳榔樹、檳榔攤、檳榔西施等等。誠摯地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分享您用心拍攝的影像。




光榔
光榔 / 小寶 攝

檳榔,是台灣的草根意象,它是支撐起台灣發展重要的力量泉源,於是在陽光的沐浴之下,展現雀躍的生命力。

雙檳報曦
雙檳報曦/ 福田 攝

檳榔樹是最早農田裡交界處豎立的原始地標,這兩棵檳榔樹每天清晨都一起迎接東海岸的曙光之愛,猶如神仙眷侶一般。

雲霧山水
雲霧山水 / lin 攝

阿里山公路兩旁檳榔樹林立,共存於山林之間,早期先人篳路襤褸,開闢山路,檳榔為冬天去寒之食材,其實有規劃種植,做好水土保持不大規模種植,與山林共存,未嘗不是件好事,潑墨山水如詩如畫,我思故我在!

檳榔林
檳榔林 / 烤豬 攝

玉里是客籍、原住民住居地,那絕少不了住民需求的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