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嘉義的小朋友們認真介紹自己每天生活的家鄉,
有
最好玩的地方-東石
、
有
得意的農作物-玉米與桑椹
、
有
認真的蚵農
以及
努力推廣古典音樂的老師
......。
島民們的家鄉有什麼樣故事或迷人的地方呢?
數位島嶼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你的家鄉風情。
活動小組從每位島民的投件影像中,選出一件做為代表,點選圖片可以觀看該位創作者的更多精采影像喔!
第三頁
〈
四草之美〉
圖、文/乃豪
CC│BY-NC-SA 3.0 TW
白天與夜晚的交替,在空中形成一幅美麗的畫作
〈
繁忙〉
圖、文/Teng
CC│BY-NC-SA 3.0 TW
刻苦耐勞的台灣人,為了工作與生活南來北往,我台灣人我驕傲。
〈
IMG_8943.jpg〉
圖、文/Jiwasitw
CC│BY-NC-SA 3.0 TW
再次回到十年前的這塊土地 花蓮,街道變寬、從前的人們也相繼離開,唯一未變的,便是這花東一帶壯麗的自然風景,雖然不像十年前記憶中的那麼自然純樸,但是仍然令來到此地的人感到驚嘆。
〈
花蓮燈塔〉
圖、文/Clement
CC│BY-NC-SA 3.0 TW
花蓮港因擴建,昔日的白燈塔已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現今的紅燈塔,白燈塔只能留在花蓮人的記憶裡。
〈
日入而息的生活記憶〉
圖、文/mkoo
CC│BY-NC-SA 3.0 TW
夕陽西下,辛勞一天後大家都回家休息。田間顯得格外的寧謐悠閒,仿如《擊壤歌》所描述的景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
藍晒圖旁拾荒老者〉
圖、文/雁子
CC│BY-NC-SA 3.0 TW
從小到大,總有些佝僂的背影,在不起眼的街角徘徊,轉瞬而過,帶走我們口中稱之為垃圾的物品。這些拾荒老者,或許不是什麼美麗風景,但珍視著每一樣資源的心,令人動容。
此作拍攝於台南知名景點-藍晒圖旁,對比藍晒圖中光鮮亮麗、歡騰雀躍的氣氛,這位拾荒老者默默整理自己的物品,彷彿一切熱鬧與他無關,也彰顯了另一類的沉靜。
〈
樹林,大同山〉
圖、文/Max Yuan
CC│BY-NC-SA 3.0 TW
在那認為衣櫃裡都住者一隻害羞的獨角獸的美好童年,老爸總是在周末帶我們去爬大同山,山頂有個擺彈珠台的攤販,我們總是大把大把的將時光揮擲在一顆一顆的小鋼珠上,想藉此換得最大的布偶獎品,等回過神來,夕陽溫暖的陽光已經輕柔的撫觸我和父親的執著的臉龐。
如今老爸走了,彈珠台的攤販也收了,衣櫃裡的獨角獸也不知去向。
但夕陽卻從來沒離去,溫柔的陽光彷彿正對我說,別怕,我一直都在。
〈
記憶中的天際線〉
圖、文/Tzu Chuan Yang
CC│BY-NC-ND 3.0 TW
高雄左營的果貿社區,三十年來不變的天際線,每一次抬頭望見天空熟悉的弧度,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
阿公載我回稻香(到鄉)〉
圖、文/Corey
CC│BY-NC-SA 3.0 TW
我還記得那時候,是一個舒適的下午。溫暖的風撲向我的臉頰,周圍的稻子刷~刷~聲成了搖籃曲...當我睡著時我隱約聽到腳踏車叮叮、叮叮鈴聲還有聞到熟悉的汗水味...長大後看到類似的場景才回想起那段回憶,一段樸實的鄉下生活與阿公疼孫的美好童年
〈
家屋後的曙光〉
圖、文/Suulfml
CC│BY-NC-SA 3.0 TW
萬物皆是如此靜謐卻又充滿生機---久違了,我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