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又稱笠帽、竹笠、篛(箬)笠,主要材料是竹子,亦有用蒲葵葉編製而成,臺語叫作「葵笠仔」(kuê-le̍h-á )。臺灣產竹,昔日婦女在農忙之餘,常會就地取材,撿拾竹葉或竹籜(竹皮,或稱筍殼),攤平曬乾備用。從山林間砍下的竹子一落落堆置厝外一角,待忙完農事與家事後,散坐在家門口聊著日常瑣事,手不停地剖開竹篾,編織斗笠,成為農村特有的景致。目前在高雄彌陀漯底里、南投竹山、臺中東勢、新竹芎林、桃園蘆竹坑子村等地,還有老師傅維持手作勞動,細細編造斗笠,零星賺點「老人工」。
一般製作斗笠的方法是將長短粗細相當的竹篾在木頭笠模上塑形,由帽尖到帽簷,細密編製成骨架「笠胎」,再將竹葉或竹籜一層層覆蓋在笠胎上方,稱作「吸笠」,最後將竹葉頂端以竹圈收束,並縫上細線固定竹葉,稱為「牽笠線」。如此即完成一頂斗笠。
|
桃園蘆竹地區的斗笠編織情景。 (小芬 攝) |
編笠步驟 |
1943年8月發行的雜誌《民俗臺灣》封面是由畫家立石鐵臣繪製的木頭笠模 | 以「笠胎」製成笠形的燈罩,兼具創意與美感 (i 攝) |
│ | ||||
在快速變動的現代,重新正視作為生活器物、手藝結晶、平民冠冕的斗笠,由物連結人與自然,體察其中幽微的相依互賴關係。透過影像,站在現在與過去對話,捕捉的不僅是曾被遺忘的記憶,更是存在於現實中所遺落的,關於人的生活態度和勞動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