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里的幾條較大的街上在十多年前則開始有「中元團拜」的活動。與其說是一場大拜拜,不如說是街坊鄰居的相見歡。平時大家各自忙於工作,難得見到左鄰右舍的大人小孩,趁著這個機會可以多少閒話家常一番;此外,除了一個下午的祭拜活動,晚上還要“辦桌”吃流水席,所以這棚子白天遮陽,晚上就成了宴席會場。
社區居民們誠心誠意地準備各式供品打打好兄弟牙祭,跟難得出鬼門關的他們結個好緣,希望好兄弟安安分分讓彼此都平安度日。我們卻也托了好兄弟的福氣,大家相聚一起。不過近幾年,一方面景氣浮浮沈沈,另一方面儉約、環保意識抬頭,大家供桌上的祭品變少不說,參加團拜後辦桌的人氣也不若往年的盛況了。
〈採蔥〉
圖、文/林清清 CC│BY-NC-ND 3.0 TW
一處農田種滿了洋蔥卻因連續下雨讓洋蔥泡水損壞,如果收成了也是賠錢賣不出什麼好價錢,於是農主人為了不浪費這些洋蔥,開放民眾到田裡採蔥也成了難得一見的採蔥景象。
〈海邊〉
圖、文/ww CC│BY-NC-SA 3.0 TW
攝於 石門
〈等待.返航〉
圖、文/昌哥 CC│BY-NC-SA 3.0 TW
夜間累了一晚的捕魚員工等待返航休息,與岸邊好整以暇的釣客形成強烈的對比。
〈馬太鞍部落〉
圖、文/Kacaw CC│BY-NC-SA 3.0 TW
帶著我的相機,我的心,來到人文薈萃地─馬太鞍部落,自身擁有馬太鞍部落的血液,對於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回到部落祭場進一步接觸,更加深了我對部落的歸屬感,而部落則一直有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聆聽部落歷史和不同夢想的故事,從中透過文化交流,與彼此對話,我更從中探索歷史的足跡,體驗心靈,瞭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