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王船‧王醮
王爺為臺灣民間信仰主要神祇,多數具驅瘟逐疫功能,以五府千歲(李、池、吳、朱、范)、十二瘟王(十二位不同姓氏千歲)為代表,在臺灣西南沿海地區流佈最廣。王爺代天巡狩、綏靖地方時,來去以王船為工具,經造船、請王、遶境、宴王後送王,或將王船沿河海放流,或焚燒昇天,過程中必延請道士、法師設壇施行科儀,溝通天地神人,驅邪鎮煞、消災祈福,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稱為王醮。臺灣王醮科儀在清代康熙年間已見文獻記載,傳衍至今,形成特有的王船祭典文化。主要儀式臚列如下:
|
王爺(千歲爺)來去需搭乘王船,故迎王之前必先造船,王船或竹架紙糊,或形制全仿真船,大小依神示而定。造船前先取(王船龍骨)、請,在廟宇附近另搭建王船廠,延請造船師傅進廠工作,期間各相關儀式隨王船逐漸完工依序進行,如安龍頭、安龍目、豎桅、掛帆、進水、出澳等。造船過程依各地習俗有封閉式、開放式不同。部分廟宇有永祀王船,不另造舟,每屆醮期依例進行豎桅掛帆、進水出澳儀式。
|
王爺來自天庭,代表上蒼輪值下凡查察地方善惡,禳災賜福。每次香科王爺不同,故又有迎新王、迎客王之稱。迎王前先以紙製神像代表王爺,備鼓吹陣頭,延道士舉行儀式,或至水邊,或至王船舊登陸地迎請,儀式畢,王爺神像開光,賦予靈力,迎回廟方佈置的王府內,開始駐蹕,進行各種儀式,直到送王為止。 |
王船醮一般以三朝、五朝居多,少數為七朝、九朝醮,科儀法式由道士團主導,包括豎燈篙、請神、貼榜告示、祭祀誦經、普渡植福、登壇拜表、關祝五雷神燈、和瘟、拍船醮等。部分大廟另有王府行儀,設正案(禮生)指揮儀節,包括讚堂排衙、掛牌行事(參謁、領文、稟事、投文、放告)、領令、繳令、道士朝謁、點卯、筵王(宴王)等。 |
王爺駕臨駐蹕王府期間,中軍元帥帶領兵馬隨侍護駕,亦寓保護地方之意。部分廟宇在王醮期間另設代表中軍府的「旗牌官」(或稱巡按官),每天請領王令,早晚巡庄查夜。醮典後期,主辦廟邀請香境內各角頭廟宇交誼友境宮廟,各出神轎、陣頭,組成香陣。由王爺令牌押陣,巡遶香境內各村莊,禳災賜福。遶境時,陣頭表演為民間技藝文化傳承一大特色,包括曲藝小戲陣頭,宗教祈福陣頭(八家將、蜈蚣陣),傳統武藝陣頭(宋江鎮、金獅陣)等,精銳盡出,娛神娛人。 |
王醮科儀告一段落,民眾備辦各項王船需用物品,添儎分裝入十三艙。清點驗艙後,恭請王爺、兵將、水手登舟,地方民眾合力將王船牽引拖行至王船地或海邊水涯,將王船焚化,謂之遊天河,代表王爺返回天庭述職,同時也將地方邪穢盡數帶走。早期送王有將王船推入河海隨波逐流(遊地河),今已少見。部分地區習俗在王船起火燃燒之際,送王香陣先偃旗息鼓,安靜返回宮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