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柯金源
天大地大
臺灣是一座動感十足的年輕島嶼,從地體板塊構造來看,既處於環太平洋島弧西側的中央,又受到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南中國海板塊,三大版塊之碰撞、推擠的作用,以及板塊造山運動的形塑,臺灣島不斷抬升隆起之後,七成的面積屬於山區地形,三千公尺的高山就有260多座。六百萬年來,臺灣島就像每分每秒總不安分的靈魂,每年會搖晃震動個上萬回,人們在島上可以感悟到的有感地震,每年更高達上千次。
再依島嶼地質、地形特性而言,山區地形陡峭、河流短小水急、地質破碎脆弱,斷層帶、破裂面、惡地形非常發達,平原腹地狹窄、海岸地帶侵淤互見,除了板塊運動、地質,地形特性凸顯島嶼脆弱性以外,地理位置反成為獨特的優勢,因地處於歐亞大陸棚的東側、北太平洋西沿,東亞三大洋流又在島嶼周邊交匯,長期來,已成為生物在避難、遷徙、覓食、繁衍、中途棲息的島嶼。因此,島嶼環境、自然生態系多樣且豐富。
臺灣島因屬於亞熱帶氣候地區,但又受到海洋與大陸氣候型態的影響,加上地形、地理位置特性,以及冬、夏盛行的季風等因素,氣象變化複雜難測,颱風、豪雨、乾旱、寒流交相更替,甚至偶而還會出現破壞力強大的龍捲風。導致氣象因素所引發的現象,如洪水、山崩、土石流、暴潮接連不斷,因此河川切割侵蝕旺盛,雨水豐枯年、南北嚴重不均,海岸堆積、河口沖積地形變動頻繁。
大約七千年前,南島語系族群,隨著太平洋的洋流與季風來到臺灣島。近四百年來,中國沿海居民,也冒著生命危險,橫渡臺灣海峽,陸續開發臺灣的自然資源。而早期到達臺灣島的先住民,雖然以河口沖積平原、丘陵臺地,作為居住農耕的首選,但也必須面對氣候與地質劇烈變化的焠煉,學習趨吉避凶的生活方式,像臺灣島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的路徑要衝,平均每年會有3至4個颱風直接侵襲臺灣,是影響臺灣最為深遠的氣象現像,也是島民必須學會逆來順受的災害之一。
▲ 左-1999 年九二一地震,傾倒的農民銀行;右-九二一地震後,乾涸的河道
▲ 2005年海棠颱風肆虐,17級強風吹落巨大招牌
天命難違
臺灣的天然災害,除了颱風,豪大雨以外,還有更具毀滅性的地震,這麼多年來,穿梭在各個天災地變的現場,深刻感受到臺灣的脆弱性。2005年3月,世界銀行曾以地震、颱風、水災、乾旱等四種天然災害,針對各國的天然災害風險暴露進行評估,認為臺灣是地球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區域,其中73%的人口與面積,同時遭受三種災害的威脅。
以世界銀行的評估結果,對照近二十幾年來的天災人禍紀錄來看,災害的大小,不是取決於風雨的強度,而是人先對環境做了哪些改變,以及是否了解災害風險的所在。譬如,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前主任劉紹臣指出:「全球氣候暖化對環境造成劇烈影響,侵臺颱風降雨強度較50年前約增1倍,未來臺灣非澇即旱!預估本世紀末侵臺颱風降雨強度至少會再增加2.8倍,臺灣大部分山區都具土石流潛勢風險!」。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間,行政院曾委託學術界進行291處山區聚落的安全性評估,其中屬於不安全的聚落有155處,顯見山居安全性應嚴加重視。
▲ 2000年象神颱風,造成汐止道路多處淹水,泥沙垃圾堆滿街道
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也提出警告:「根據2009年3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研究,本世紀末,海平面將至少上升1公尺,據此推論,臺灣將會有一成的土地被海水淹沒。臺北盆地恐成內陸湖可能必須遷都?其中又以西部沿海鄉鎮市首當其衝,沿海海平面標高5公尺以下的地區,也不太適合居住 ﹗因臺灣海平面上升速度,比全球平均值還快,加上地層下陷等問題,將是受到海平面上升衝擊最大的前10名,政府及國人要有國土沈淪的心理準備。」。而臺灣國家災害防救中心,也早在2005年進行淹水潛勢的研究,推估臺灣易淹水面積約1,150平方公里,包括臺北盆地、桃竹、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宜蘭等沿海低窪地區,都是具淹水高風險區域。
▲ 2005年雲林縣臺西鄉溪頂村民,面對被大水淹沒的家園面露無奈
災難輪迴
翻開臺灣氣象災害歷史資料,1959年的八七水災,是臺灣近百年來,傷亡最為慘重的水患。當時,艾倫颱風並沒有直接登陸臺灣,是西南氣流帶來超大豪雨。因為地質先天不良,山林環境又受到人為不當擾動,引發洪水土石流,衝破大肚溪堤防,造成二千多人死傷,高達三十萬人無家可歸。八七水災揭開了大自然反撲的序曲,大小不一的環境災害是接續而來。
譬如,事隔五十年之後,2009年8月6日,莫拉克颱風挾著驚人的持續性強降雨,一連四天降下超過全年的平均雨量,無情的襲擊南臺灣,土石流重創高雄甲仙、六龜、那瑪夏等山區部落。莫拉克風災造成全國二千多人死傷,受災範圍廣達11個縣市,受災人數約510,668人,堤防潰決有31處,高達145個鄉鎮市淹水,面積廣達83,220公頃,初估災害與經濟總損失約2000億元,這還不包括受災民眾的身心傷害、重建、減稅、社會成本。
▲ 2001年,桃芝颱風土石流造成民宅坍方倒塌
為何莫拉克颱風造成如此巨大的災難?經過各方探究致災原因之後,因各地區的災害情形不盡相同,綜合歸納關聯性確實相當複雜,難以下一定論。我在第一時間就盡可能深入災區,觀察到雨水是啟動災難的因子,加上地形、地質、環境利用型態、風險概念等交互影響,導致大規模複合型災害。譬如地震造成山區土石鬆動,小雨水讓大量土砂堆積在山谷、河川上游,如果山區森林系統又被破壞,水源涵養能量降低,當山區出現持續性強降雨之後,裸露的坡地、山谷河川土石,被帶往下游,淤積墊高河床,讓湍急河水漫流、河床加寬,沖刷侵蝕兩側山坡基部造成新崩塌點,又為河川添加土石流能量,如再混雜倒木、大型石塊,就可能在河川狹窄或轉彎處、以及橋梁或人工構造物,形成堰塞湖。當堰塞湖水量壓力超過臨界點,沖出缺口形成具爆發力、破壞強大的崩流大洪水,一舉衝垮下游堤防、進入沿岸低階的河階地、村莊,尤其,當雨水量已超過防洪標準,城市區域或沿海低窪區域,就更無力抵擋雨水、洪水的肆虐。
臺灣幾乎每年會出現一個,或複合式的颱風、強降雨、洪水、土石流、旱災、地震的震撼威力,讓我們見證島嶼的氣候與土地的變貌,領受水土的脾氣。看到臺灣人在動感十足的土地上生活,有些人試著尋求大自然的和解,也有人繼續與環境拼鬥。在短暫的輸贏輪迴之中,有人滿足了慾望,也有人被氣象災害擊退,繼續在島內遷徙。從這幾十幾年來的天災人禍紀錄來看,我想,唯有深刻了解臺灣的環境特性,順應天地變化的脈動,從中累積生存的智慧,才能安身立命!
◀風災之後,人們需記取教訓、正視大地反撲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