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柯金源
很多人對於海岸的印象,是來自於自然美麗景緻的視覺饗宴,或者徜徉於海浪間的貼身體驗。小時候,總喜歡光著腳丫子,緩緩走在細柔的沙灘上,讓漲退潮間的海水浪花浸濕腳踝、再看著海水挾帶著細沙從趾間流過,這來來回回的輕輕接觸,是我年少時期對於海岸的印象。後來,遊歷漸多了也才慢慢的瞭解,臺灣一千多公里的海岸地形,相當豐富且多樣,並且在千年、萬年的形塑中,受到洋流、板塊擠壓、河川沖積作用的影響,各地的海岸地貌自有個性,每個人也只在宇宙光年的片刻,攫取自己喜好的海岸映象,而海岸仍依循自然的脈動持續變動中。
▲(由左至右) 新北市貢寮金沙灣海水浴場;新北市金山中角海岸公路景觀;屏東恆春南灣
1960年代,出生於彰化西北角海岸的偏遠鄉村,因處於河海口交會處,擁有寬廣平坦的泥灘地,許多親戚就仰賴這一大片海岸,養殖牡蠣,文蛤或近海漁業資源維生。我們家的餐桌上,也經常出現親戚送來的各種新鮮海味。印象最深刻的是鹽漬牡蠣醬,這是吃早餐配稀飯的聖品,這一道海洋的滋味,幾十年都忘不了。長大離開家鄉之後,幼時的記憶,經常在腦中湧現,故鄉的沙灘與母親調製的牡蠣醬,竟然成為我的海洋銘記。
▲ (左)恆春龍鑾潭摸蛤仔的婦人們;(右)新北市八里海岸
臺灣中西部海岸潮差大,水質懸浮微粒偏多,水下的能見度就較差,傳言中的珊瑚礁世界,就成為青春期的探索目標。也就因為這貪玩又好奇心的驅使,特地搭船前往屏東小琉球,從海上遠眺臺灣島的樣貌,看著海岸建物與山型輪廓愈來愈遠,朦朧的美感是真如幻。在波浪搖晃間,忽然想起祖先從唐山過臺灣的故事。這是在1980年代,第一次離開臺灣的陸地,置身大海中久久難忘的懷想,而這初體驗,卻撩撥了我面向海洋的渴望。小琉球嶼是由高位珊瑚礁岩所組成,四周海域的水質清澈見底,在珊瑚礁區浮潛,猶如置身於水族箱中,俗稱熱帶魚的珊瑚礁魚類相當多樣、豐富。而當地居民有些是從事沿近海捕撈或遠洋漁業,在島上的人則以觀光業為主。小琉球的珊瑚礁與彰化的泥灘地,有許多異同之處,不管清澈或混濁的海水,當地居民都能靠海吃海,不管是硬邦邦的礁岩,還是軟趴趴的泥沙地,都必須小心呵護,資源才能代代利用,尤其是泥灘濕地的環境更為脆弱!
▲ (左)新北市貢寮龍門海岸沙灘;(右)新北市瑞芳水湳洞陰陽海
▲ (由左至右)員山子分洪道分洪口水下環境;屏東恆春海底景象; 屏東恆春核三廠出水口珊瑚白化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沿海淺水域之基礎生產力,可達大洋區生產力之六倍。」再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濕地與海洋、森林,並稱為地球三大系統,但濕地是生產力最豐沛的生態系,同時還具「生命基因庫」的功能。如果再把生產力價值量化,濕地比農地的生產力就高出六倍。既然淺海水域與海岸濕地是如此重要,應該是受到大家萬般珍惜吧!因此,河海口的交會地帶,就成為我經常造訪的熱區。初期的紀錄重點是生物多樣性,在不同季節或晨昏時刻,配合生物棲息與覓食的特性,盡可能的把物種形象、行為特徵記錄下來。而另一個觀察重點,是自然地形景觀與環境變遷,因此,每當颱風過後,或者正在施作工程的地段,造訪的次數會更密集。
▲ 1994 彰化大肚溪口海岸濕地(圖片來源:柯金源flickr)
▲(左) 新北市瑞芳金瓜石山區火災;(右)宜蘭大同棲蘭山扁柏
在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奇,或無法理出頭緒的糾結,有感動的故事、有憤怒的當下、也有久久放不下的哀傷。但心底的各種情緒,還是比不上人們不斷重複蠢事來得震撼。就像小時候經常踩踏的泥灘地,已成為飄渺的記憶!在青年時期,毫無顧忌的縱身投入大海懷抱的水域,目前已被嫌惡,曾經在波浪間,讓身體姿意享受著,那時而漂浮或翻滾的美好經驗,愈來愈難以複製。我們的海岸回不去了嗎?
為了探尋自然海岸消失的原因,我的田野調查記錄樣區,是從中央管理層級的十二處沿海保護區開始,這是1984與1987年,由內政部主辦、八個部會協辦,分別邀請專家學者勘查之後,再經行政院核定公告的「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其主旨是「保護臺灣沿海地區天然景觀及生態資源措施」,而表列其中的沿海保護區,包含淡水河口、蘭陽、蘇花海岸,以及北海岸、東北角、彰雲嘉、屏東尖山與九棚、花東等沿海,面積廣達235,256公頃。就保護標的來看,從岸際環境到海域資源與海底生態,也包括各種海洋生物、海岸地形景觀與動植物。在進行保護區的影像紀錄過程中,發現環境變遷的速度相當快,就順勢把紀錄視角延伸到全臺海岸線,紀錄樣區也持續擴增到一百多處,在無意中,竟讓這些各自獨立的紀錄影像,就像拼圖碎片,逐步交織為一幅較完整的臺灣海岸圖像。
▲ 新北市八里海岸垃圾堆積
▲(左)東北角海岸擱淺的魚;(右)高雄茄定海邊垃圾場
失落的地平線
從內政部2016年第二期的自然與人工海岸線統計資料來看,臺灣本島的海岸線長度約1,338公里,但人工海岸的長度,已超過753公里,自然海岸的比例只剩下約43.7%。其中,西部有六個縣市的人工海岸比例是超過九成以上,而南北兩端的基隆市與高雄市人工海岸,也超過八成五,顯見臺灣海岸水泥化的嚴重性。在每年的環島記錄過程中,看到海岸沙洲愈來愈小、防風林愈來愈少,但政府的工程經費卻愈來愈龐大,水泥建設也愈來愈多,海岸環境自然變遷的速度,卻由人類以工程手段來主導的荒謬劇,在海岸不斷上演著。
▲ (左)屏東恆春海岸高位珊瑚礁岩受到嚴重破壞;(右)屏東恆春南灣水上摩托車業者抗議
河海交會地帶的變遷速度,往往讓我來不及記錄當下,而海岸線的變化速度也不惶多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北市八里、嘉義好美寮、臺南黃金海岸、高雄西子灣、臺東大武等海岸,每一次站在變動激烈的海岸地帶,總會想,為何人們這麼鐵齒,真以為人可以勝天?不斷把錢往海裡丟,也就算了,況且還可能引發連鎖效應,甚至害人非命!譬如海岸人工結構物,會影響沿岸流向,以及海床、海岸地形的穩定性,或者水泥堤防,雖然平時可以抵擋潮浪的威脅,但也可能只是營造安全的假象,反而讓人降低警覺性與誤判風險!
▲ 基隆和平島汙水廠工程
再根據異常海象機率的研究統計資料,自2000年至2016年6月間,海岸瘋狗浪襲人落海事件,每年平均約發生19起、30人,究其發生原因,除了自然地形與海上異常波浪之外,在人工海岸的部分,乃是波浪與堤防或消波塊,產生交互作用的動力現象。到目前為止,瘋狗浪的發生原因與機率,還無法完全準確預測,但人們如果想以人工結構物抵擋,可能將自食惡果。譬如,有些海岸公路瀕臨暴潮帶,當強風與大浪到達公路堤岸之後,將產生更巨大的破壞力,因此,用路人在颱風期間,行經海岸公路的時候,也增添了許多不確定危險性。像臺9線公路的臺東大武多良、南興段,碎浪把礫石塊從海岸沖到路面,海浪更直接越堤衝擊路面行駛中的車輛,曾經造成多起死亡意外,颱風期間也必須預警性封路,就是顯著的案列。
走過的沙灘,曾經休憩的堤岸,甚至精心規劃的建築工程,往往在一陣陣狂暴巨浪之後,就消失了。在海岸地帶,按下快門後的瞬間影像紀錄,也可能成為環境樣貌的最後遺照。當我們用心計較跟大海搶地之後,就離海愈來愈遠,在海岸地帶建置大量人工設施之後,反而為自己招來更多的禍害!
▲ (左)臺灣東北角海岸公路;(右)屏東大鵬灣景觀
▲ (左)新北市淡海新市鎮填海造陸工程;(右)新北市林口電廠公路工程改變自然海岸生態
重返海岸的驚嘆!
從1990年代起,每到了戲水弄潮的初夏季節,總會安排一次環島田調行程,雖然悶熱濕潤的海風,讓午後的氣象難以抓摸,但是為了履行心中跟海岸的約定,還是必須上路。照往例會從淡水河口南岸出發,車行海濱公路上,近三十幾年來的記錄影像,常常在腦海中一一浮現,心中也經常盤算著,除了持續以時間軸記錄對照的影像以外,每一年的海岸環境變遷,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新的啟發?從這些龐雜的田調資料中,又可以從中解讀到什麼樣的資訊呢?
▲ (左)屏東恆春海岸;(右)臺灣北海岸野柳已屆死亡期的女王頭
臺灣是一座小島,一腳跨出去就是大海,是冒險的開始,也可能是成功的所在。所以,遠近洋漁業興盛,造就了漁業大國的盛名,而海岸工業區、商港陸續開發之後,加工出口貿易額也快速增長。我深刻體會到自1950年代之後,人們想扭轉經濟劣勢的雄心,但困頓的時代過去了,我們跟海洋的關係進化了嗎?早期進入臺灣島的先輩們,大部份是經由水路登島的,後來,受到執政者以國家安全為由,一般人難以自由進出港口、海岸,島上住民幾乎成為「陸封」的島民。自1990年代,看到許多人,認識海洋的途徑,是從海水浴場的戲水活動開始的,但往往也僅此為止,乍看之下,親水活動是增多了,但「心」是乎越離越遠?其實,臺灣島四面環海,領海版圖比陸域轄區大四倍,宣示性的經濟海域,更是陸域面積的十五倍大。如果,我們對於海洋的利用方式,能夠從消耗掠奪轉為永續利用,那廣裘豐富的海洋資源,將成為臺灣最具競爭力的優勢。
▲ (左)新北市貢寮金沙灣海灘;(右)屏東大鵬灣遊潟湖乘船處
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而海岸是海洋與陸地的交會地帶,更是許多生命演化、形塑新物種的場域。站在堤岸上遠眺海平面,想像著,四、五億年前,海洋生物要離開水域,轉進陸域生活之前,想必在海岸地帶經歷許多奇特的機遇?如果,數萬年以前,就有一部相機,對焦於這水陸交界的演化舞臺,紀錄各個物種在這時間長河中的演化過程,那是何等的美妙啊!不過,既然往事難以追尋,那目前是否仍有生物,持續生命演化的續集?我們該如何護持這形塑新物種的搖籃?又該如何看待海岸環境的變遷呢?我們在短短幾十年間,就把這生命演化的驛站破壞殆盡,等於扼殺了生命無限延伸的可能性。看到失落的地平線,卻看不到環境持續崩落的盡頭!
▲ (左)屏東恆春墾丁國家公園;(右)屏東恆春海岸夕陽
◎文章摘錄自:〈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延伸連結:柯金源 @數位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