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與我


數位島嶼徵件辦法    數位島嶼徵件活動延伸閱讀    全民運動 參與作品    全民運動 優勝獲選


說到農村,大家腦海中的記憶是什麼呢?
在農地休耕時控窯、扛著農具走在田埂的家族長輩背影、
曾是上學必經的農田小路,還是下課後在稻田旁水溝抓小魚或蝌蚪呢?
前人務農所穿戴的蓑衣、斗笠、灌溉農田的水車、古早汲水器...等等,亦十分令人懷念。

臺灣早期的經濟發展是以農業為主,
農人、農家、農具、農村的影像,讓人不禁回想起老一輩耕作的情景。
「以農立國」的臺灣,除了稻米之外,水果、花卉、蔬菜都是耕作的種類,
傳統農業社會耕作是先人智慧的展現,更是鄰里村落之間,人與人相處的互動機會。

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農業與科技關係也更緊密,
早期農業與現今作業方式的不同,農村景觀變遷、工具的演變,
甚至新研發改良的作物成果,都是臺灣農業實力的展現

數位島嶼邀請島民找出臺灣農業人、事、物的歷史變遷、今昔對比,或是變化中的農村景觀,
期待與我們分享這些觸動心中的那一份懷念情感。
活動小組從每位島民的投件影像中,選出一件做為代表,點選圖片可以觀看該位創作者的更多精采影像喔!

第六頁


鄉下
鄉下〉
圖、文/地瓜 CC│BY-NC-SA 3.0 TW
老家附近一帶農田


母愛
母愛〉
圖、文/Tensuns CC│BY-NC-SA 3.0 TW
堅持有機農作的小農與幸福的孩子


耕種.jpg
耕種.jpg〉
圖、文/萍 CC│BY-NC-SA 3.0 TW
身為一個農夫要在大熱天插秧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酸菜印象.jpg
酸菜印象.jpg〉
圖、文/小豪 CC│BY-NC-SA 3.0 TW
都市小孩重未見過酸菜醃製,原來酸菜醃製需要推高機及挖土機。
利用天然粗鹽作為天然防腐,
芥菜用天然工法醃製成金黃的酸菜,
改變對農村的印象。


收成中的農夫
收成中的農夫〉
圖、文/Angie CC│BY-NC-SA 3.0 TW
經過辛勤的耕耘後,也勤奮地收成的農夫,也因為有農夫的甘苦,我們不只能吃到香甜好吃的水果,同時也能補給身體所需的營養!


稻鄉
稻鄉〉
圖、文/Yuki CC│BY-NC-SA 3.0 TW
每次騎車經過稻田都覺得很美,也不知到這種風景還可以存留多久。


漁村
漁村〉
圖、文/ww CC│BY-NC-SA 3.0 TW
隨著時代變遷傳統農漁活動逐漸減少,小村落多了彩繪漸漸以觀光為主


馬鈴薯種植
馬鈴薯種植〉
圖、文/源 Yuan CC│BY-NC-SA 3.0 TW
一箱箱的馬鈴薯從貨車上搬下,分裝到農人的水桶,種植到溝槽中。每塊馬鈴薯含有芽點,發芽後可以生長成完整的植株。這片黃土即將成為綠地,點綴著嘉南平原。


收割者
收割者〉
圖、文/學長 CC│BY-NC-SA 3.0 TW
一個人,一架機器,彼此工作的夥伴


綠番茄
綠番茄〉
圖、文/多尼 CC│BY-NC-SA 3.0 TW
鄉村間綠色的番茄,現在的人吃過番茄但有看過還沒摘下的番茄景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