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風華系列三】

北投附近名勝古蹟

撰文、攝影/楊燁

北投溫泉區依山傍水,屬大屯火山系(第三世紀時期噴發而成),有大屯山、七星山為屏障,面天山、紗帽山山嶺環繞,與淡水河、基隆河一邊台北縣的觀音山遙遙相對,天氣佳時山勢清晰可見,山水相互和諧,美景天成。北投境內陽明山國家公園、溫泉帶狀區、關渡水鳥自然公園、觀光農園、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是民眾最佳遊憩據點。

大正二年(1913)台灣總督府鐵道部舉行台灣景勝票選活動,由三億多萬票中(每景一票,每人可投數十景)初選二十景勝為:一、鵝鑾鼻燈塔(屏東);二、壽山(高雄) ;三、八仙山(台中) ;四、阿里山(嘉義) ;五、基隆港;六、太平山(宜蘭) ;七、五指山(新竹) ;八、台灣神社(台北) ;九、淡水港;十、太魯閣峽(花蓮) ;十一、日月潭(南投) ;十二、觀音山;十三、大溪(桃園) ;十四、獅頭山(苗栗) ;十五、出礦坑(苗栗) ;十六、虎頭埤(台南) ;十七、新店碧潭;十八、旗山(高雄) ;十九、基隆山;二十、霧社。經審查委員會最後的審查結果,共分列為八景十二勝,其八景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太魯閣峽。十二勝為:大里簡(宜蘭)、太平山(宜蘭)、草山、北投、新店碧潭、角板山(桃園)、五指山、獅頭山、八卦山(彰化)、霧社、虎頭埤、旗山。

日治時期北投雖已是台灣十二勝景之一,鐵道部更在北投圈出「北投八景」:

八景之一「北投之瀧」:
俗稱不動瀧(本島人稱水咚咚),台灣光復後改稱「奇嶺瀑布」,位置於今日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旁的水磨坑溪頭,1950年代的文獻說明當時景況「水勢倒瀉,宏大狀觀,為林中山路蜿蜒盤行,峰迴路轉,森林蔽天,氣象萬千,步行上山頂,抵一夾谷,幽徑曲折,鳥語嘈雜,瀑布之聲,嘩嘩盈耳,仰觀岩谷,澗水由石崖湍下,形如銀帶,長達二十餘公尺,水質清甜,每逢炎夏之際,遊客抵山置交樽,引項高歌,令人樂不思去。」這幅景觀今已不覆見,瀑布水量減少很多,連遊客也沒有了。(註:「瀧」即是瀑布。
)


溫泉瀧(非不動瀧)


七星瑞雪

竹仔山頂之雪

大屯山脈積雪

八景之二「屯山積雪」:
昭和十二年(1937)1227日「大屯國立公園」、「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及「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同時成立,當時只要到的寒冬季節,偶爾會降下瑞雪,而吸引遊客蜂擁上山賞雪,跟現今差不多。站在山頂往西南望去,新竹以北的風光盡收眼底,還有中央山脈的次高山(今雪山)、南湖大山等峻嶺,北面是連到天邊、波浪氤氳的太平洋,俯瞰東面金山、基隆近在腳下,氣勢大方,令人心曠神怡,因此自古以來就留有不少讚詠大屯山雪景的詩歌。據說日治時代裕仁皇太子草山行啟時至面天山賞景,當地居民立「皇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今存),目前查遍資料皆無記載,反而真有停留的草山貴賓館前「東宮駐駕紀念碑」卻早已消失無蹤。

八景之三「三頭石陀」:
今奇岩路上丹鳳山莊旁,三座樣貌像老僧大石(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倒比較像三角御飯糰),傳說古時原是一塊巨石,有一天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巨石突然爆裂,從裡面跳出三個紅衣僧人,騰空飛到天上,巨石亦分成三個頭陀的形狀,到了日治時期還有許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

八景之四「磺泉玉霧」:
今地熱谷,日治時期稱硫汽口、硫磺谷、湯元、地獄谷(延用至1970年代,先改稱玉泉谷,後改地熱谷),當地人稱磺水頭、磺窟,北投青磺泉的發源地,位置在現今捷運新北投站出口前中山路底,也屬於新北投公園範圍。谷內溫泉因經年蒸氣瀰漫,熱流騰沸,是百年前凱達格蘭族認為女巫住的地方,北投地名的發端。地熱谷的青磺泉水溫高達90,蛋及地瓜很容易煮熟,民眾以往即在此煮蛋遊樂,造成水源嚴重破壞,1994年經市議會裁示,由自來水處以參觀式對外開放,禁止煮蛋行為來確保水源。

地熱谷

嗄嘮別全景

八景之五「仙人奇跡」:
位於北投西端嗄嘮別山(今貴子坑至小坪頂一代),舊名石頭厝上面的圓仔湯嶺,有一大池叫仙掘,池中有一塊大石頭,上面有仙人腳印。相傳古時候有一位老神仙,欲化緣尋找一位老實人為其徒弟,便化身為盲眼老翁,在此地掘土搓湯圓叫賣,謂一文錢吃一顆,每個人食客皆欺瞞盲眼老翁占盡便宜,飽食湯圓後,僅付一、兩文錢,經過了三年,老神仙仍然找不到有緣人,只好嘆息踏石騰空而去,老神仙搓湯圓所掘的土坑,經天雨積水,遂成仙掘。

八景之六「關渡分潮」:
大屯山及觀音山二山支脈交會的峽門處,也是新店溪與基隆河二濱水交流處。平時水分兩色,每逢淡水海潮漲滿時,海水逆流而上,這時會變成三種顏色,西邊望去有獅頭山(又稱獅頭崖),北有象鼻山,登高觀賞河海相突,潮浪非常壯觀,但此種分潮勝景在1964年時,因實施淡水河防洪計劃,鑿寬關渡門,加上河床淤淺,使得「關渡分潮」勝景不再。

關渡

紗帽山


紗帽山下噴火口

八景之七「帽山銜翠」:
今陽明山前山公園旁,山上古木參天,百鳥巢居中央凹地,古時為大屯火山群的噴火口之一,山勢孤高聳立,因為形狀像古時官員的烏紗帽,故名紗帽山。由前山公園出發,約二十分鐘行程即可到山頂,大台北風光一望無際,風景之佳筆墨難以形容。

八景之八「別有洞天」:
據記載為日本人山本所建立的花園,位置在陽明山東北角,幽靜深雅茂林古木,幾乎看不見天空,走入深處豁然開朗,簡直就是世外桃園別有天地,可惜今日已消失。

日治時期北投八景之外,還有一物是特別記錄的,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年)皇太子裕仁親王殿下蒞臨北投公共浴場,詢問台灣有何名貴物產,本地人呈獻一具四方形八尺長的檜木,獲得皇太子的嘉許後,立於天狗庵對面北投溪第一瀧溪畔(推測今日湯煙天狗碑位置),高約五尺,其上書有「天然記念物」,風吹雨打數十年,北投耆老說一九五四年時仍見堅固未朽,但後來還是不見了。

北投之朝

頂北投

連結至
北投風華系列】、【北投風華系列
投地區名沿革表、文史年表
虹燁文史工作室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