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日本動漫的島民們對「王下七武海」應該不陌生,那是漫畫《ONE PIECE》裡的七大海賊。漫畫家運用他們的存在。生動地勾畫了汪洋大海的美麗、多變、凶險與各種可能性。
臺灣四周環海,海洋冒險的故事離我們也不算太遠,可能在課本上看過漢族先民渡過黑水溝的篇章,也可能是聽過某位達悟族老者述說先祖漂流上岸的故事。在垂釣自適、海中優游已然成為多數人日常生活經驗外的現代社會中,數位島嶼挑出下列七組影像,邀請您在6/8世界海洋日,前進島嶼邊緣,來場海岸冒險之旅。


第一話 海灘休閒
說到前進海岸,這組照片是否為腦中最先浮現的影像呢?夏日的海灘總是令人嚮往,海灘戲水,大概也是接觸海洋最直接、最暢快的方式了。

頭城海水浴場 阿助
頭城海水浴場位於大坑罟海濱,是宜蘭地區唯一的海水浴場,海水浴場的黑色沙灘綿亙數公里,優良的海灘環境,也是北部夏日渡假、戲水弄潮的最佳去處。

〈頭城海水浴場〉宜蘭縣頭城鎮 阿助 攝 CC│BY-NC-SA


翡翠灣童玩 美燕
炎熱的 夏日季節是翡翠灣的旺季,海灘更成為玩樂的天堂,無論是游泳、做日光浴、水上活動等都非常適合,小朋友們更喜歡在沙灘上,堆起心目中的美麗的城堡。

〈翡翠灣童玩〉新北市萬里區 美燕 攝 CC│BY-NC-SA


沙灘排球 阿助
臺北翡翠灣是北海岸規劃最完善的海水樂園,不論是渡假,游泳,日光浴,還是海灘上的活動,都讓翡翠灣處處充滿朝氣與活力,翡翠八景更是美不勝收,到此一遊,總是讓人別有一番滋味與懷念。

〈沙灘排球〉新北市萬里區 阿助 攝 CC│BY-NC-SA



第二話 水泥肉粽
一個個巨大的水泥結構,正是暱稱為「水泥肉粽」的消波塊。本來是法軍用來阻擋德軍坦克前進的障礙物,戰後拋至防波堤周圍竟意外發現其消波效果,從此開始構築水泥塊的神話。拋置消波塊是臺灣過去幾十年來保護海岸線最常見的作法,然而經過多年驗證,消波塊底層沙層流失快速,下陷後又被大浪吞噬捲走,治標不治本的神話終究需要被重新檢視。

延伸閱讀:〈揭穿消波塊的神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鄭明修

水泥肉粽 Kacaw
消波塊俗稱「水泥肉粽」,排排堆積在海邊的消波塊,長期浸泡在海中,造成別具一格的生態空間,塊體表面能提供包括藻類、藤壼等生物附生,而消波塊之間的空隙,提供許多魚類安全的棲息處所,久而形成食物鏈;許多魚類直接以消波塊上寄生的藻類或微生物為食,卻也吸引較大的魚獵食小魚,產生明顯的聚魚效果,拍下這張是因為消波塊整齊排列的景象十分壯觀!

〈水泥肉粽〉Kacaw 攝 CC│BY-NC-SA


下一竿 zole
水泥化的海岸,最容易發現的生物,就是名為釣客的人類。釣客這種生物可以 說具有及強的活動力與耐後性。在炎熱的消波塊上尋找漁汛,擲出下一竿。

〈下一竿〉zole 攝 CC│BY-NC-SA


沙個人包廂 YMR
當消波塊入侵我的領土,喔!別傷心,我將與之共存。於是,我以及的我的親朋好友,得到了個人包廂。

〈個人包廂〉臺東縣蘭嶼鄉 YMR 攝 CC│BY-NC-SA



第三話 海岸蹤跡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在沙灘上尤其容易留下一道長長的腳丫印,不過,這組作品,則是人類在海岸活動後所留下的痕跡與證據。曾經風光一時的飛碟屋,即使有眾多藝術創作重新詮釋、加持,仍然逃不了拆除的命運。殘破的碉堡、軌條砦成為人類在海岸線活動的歷史見證者,如果能夠再撐幾百年,也許能夠成為人類活動的「生痕化石」,再次受到關注,或許還會有學者開始研究當年作用及製造方式也不一定。

烈嶼人文風情畫 陳旺展
金門有1600多年的開發史,又經歷過戰地政務以及臺海幾場重要戰役,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保留珍貴的戰役史蹟,如:灘岸上軌條砦、戰堡等,皆成為金門烈嶼鄉(小金門)的獨特人文風情畫。

〈烈嶼人文風情畫〉金門縣烈嶼鄉( 陳旺展 攝 CC│BY-NC-SA


樂園 harryfool
1980年代,宇洲塑膠公司在三芝淺水灣購地,建案原名為「三芝龍港國際休閒俱樂部」,欲開發成為濱海休閒樂園的渡假中心。2008年12月30日,「飛碟屋」消失在北海岸的地平線上。未來配合臺北縣政府的皇冠海岸計劃,將在飛碟屋原地興建高級度假別墅或觀光飯店。一個曾經有美好願景的樂園,被遺忘成為廢墟;因為荒蕪隔絕,吸引各方關注的眼光:有人說它是獨特的景點,也有人說它是治安的死角,對立的辯論一直無法讓它找到安身立命的作為。在荒煙蔓草中,有絡繹不絕的攝影玩家替它留下前衛的身影;也有悄悄潛入的藝術家,將這裡視為藝術創作的秘密基地,企圖爭取更多未馴化的閒置空間;沒有來的人,說這裡鬼影幢幢,生人勿近,但鬼城的名號卻讓它聲名大噪,外國人甚至來此取景拍電影。 然而,最根本重要的議題-對環境生態的衝擊,在休閒觀光與文化價值的爭論中是否還有人曾提及?

〈樂園〉新北市三芝區 harryfool 攝 CC│BY-NC-SA


戰地老兵之海岸守護神 奈奈

〈戰地老兵之海岸守護神〉奈奈 攝 CC│BY-NC-SA



第四話 奇幻漂流
颱風過後,河流出海口往往堆積大量漂流木,蔚為奇觀。海灘上則常常可以見到各種人造廢棄物,隨著浪花拍打上岸,又捲入海中展開漂流旅程。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講述主角曾漂流到一個白日充滿生機的浮島,夜晚海水卻會酸化,吞噬誤入其中的生物,現實的海洋雖未見這種奇異小島,卻也有奇幻漂流的垃圾島。1997年Charles Moore乘船穿越了北太平洋環流系統,發現了一塊由各種漂浮的垃圾所構成的巨大區塊,就在臺灣東方的太平洋海面上,其中有著高濃度的塑膠垃圾,Charles Moore當年足足航行了7天才脫離,這個區域就是鼎鼎大名的「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也有人稱這塊區域為「塑膠濃湯」。不知道這些岸邊的廢棄物,最終又將流向哪裡呢?

延伸閱讀:
〈萬年垃圾的行蹤!海洋塑膠垃圾帶的分布、成因以及環境影響〉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 簡雯潔(上)
〈萬年垃圾的行蹤!海洋塑膠垃圾帶的分布、成因以及環境影響〉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 簡雯潔(下)

颱風過後 bear
颱風過後 高雄市南端大林蒲海岸在颱風過後隔天,岸邊堆滿由各地匯聚而來的漂流木,大自然的力量帶來豐沛的雨水’強風’和飄流木……成為特別的地景讓居民蔚為奇觀。

〈颱風過後〉高雄市小港區 bear 攝 CC│BY-NC-SA


人吃魚,魚吃? 蔣岳桐
你看到海灘了嗎?還是看到了珊瑚礁?曾幾何時,垃圾多於自然?大海孕育萬物,人類也從中得到食物,如今...海中生物吃下了垃圾,那我們吃牠們的同時,吃下的又是什麼?

〈人吃魚,魚吃?〉屏東縣車城鄉後灣 蔣岳桐 攝 CC│BY-NC-SA


壯圍沙灘「暢快人生」 蔡欣原
沙灘上的海景美不勝收,人們休閒假日攜伴而遊,享受人倫之樂,「暢快人生」。可惜人們帶走了歡樂,卻忘記帶走垃圾,暢快了人生,卻忘了愛惜我們的海。

〈壯圍沙灘「暢快人生」〉新北市萬里區 蔡欣原 攝 CC│BY-NC-SA



第五話 港口運輸
四周環海的島嶼,和其他國家的物品交流只能透過空運或水運。如果無法擔負昂貴的空運價格,那就考慮採用水運吧!整齊排放的各色立方體讓貨櫃碼頭看起來有點像兒時的樂高玩具,層層疊放的出口貨物從此遠行他鄉,進口物品也由此進入市場。在一來一往間,貨運碼頭的腹地漸漸擴張,海港劃出各個管制區,一艘艘貨輪承載著加工出口、經濟起飛、串聯亞太經濟的夢,駛出港口。

延伸閱讀:〈打狗港邊雜思:形塑高雄發展的三股力量〉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 鄭力軒

孤,島 astro
港區內周遭環伺著吊掛貨櫃的機具,與中間的釣客形成對比。

〈孤,島〉高雄市小港區 astro 攝 CC│BY-NC-SA


高雄港貨櫃碼頭 小節西

〈高雄港貨櫃碼頭〉高雄市鹽埕區 小節西 攝 CC│BY-NC-SA


滿載出航 chen
高雄港之二港口,當高雄西子灣港口無法進入大船時,高雄港開閉第二港口,並將紅毛港遷村在闢建另一個貨櫃裝卸場,此大船已滿載並由港區工作船引導出航。

〈滿載出航〉chen 攝 CC│BY-NC-SA



第六話 水泥城堡
臺灣在荷西統治時期,曾經有一座矗立於沙洲上的古堡──熱蘭遮城。而今,避開近來引發熱議的飯店集團海岸BOT不談,沿海雖然不見歐式的莊園古堡,卻能夠在很多地方看見工業區、發電廠等大型水泥建築。盤踞海岸的工業建築,負責製造現代化生活所需要的能源或產品,在裡面工作的人們,應該不可能像海岸古堡渡假般悠閒,遑論感受海水的清涼。而進不去水泥城堡的一般民眾,在巨大的水泥城堡旁戲水,觀看因工業原料填海而造成的奇異海水色彩,恐怕也是相當特別的海灘經驗了。

工業藍海 黃耀雄
高雄市南端大林蒲海岸實施填海造地計劃,採圍堤方式將都市建築廢棄土,煉鋼業爐石等材料集中填海,因爐石含氫氧化鈣,與海水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接觸後,成為白色的碳酸鈣沉澱在底部,經陽光照射產生難得且詭異的寶藍色現象,成為島嶼特殊的海岸地景。

〈工業藍海〉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海濱 黃耀雄 攝 CC│BY-NC-SA


林口電廠夕照 趙建生
新北市林口發電廠位於濱海地區,順著海岸線一眼望去,幾個大型風車與電廠映入眼簾,黃昏時,夕陽緩緩由電場後方落下,呈現出動人的黃昏美景。

〈林口電廠夕照〉新北市林口區 趙建生 攝 CC│BY-NC-SA


怪獸與人群 高啟舜
曾經,島嶼的海岸是我們自豪的美景。(核能發電廠和海邊人群)

〈怪獸與人群〉新北市貢寮區 高啟舜 攝 CC│BY-NC-SA



第七話 我們的海
穿越這麼多的海岸地景,你還期望看到甚麼樣子的海岸景觀?是與海搏鬥的漁船、躍出水面嬉戲的海豚,還是乾淨閒適的沙灘呢?希望我們的海在經濟開發和環境維護中,能夠找到最適合的平衡點,至少讓後代子孫也能夠有魚可看、有海可游、有岸可憩。

返航收工 鍾其勳
黑潮流經花東,所以這裡的迴游魚類多,在崇德近海有許多定置漁場。在黃昏的陪伴下,出海作業的漁民,結束今天的工作準備返航。最近花東有許多海岸開發計畫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知道這幅景象未來還能不能看到?

〈返航收工〉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海灘 鍾其勳 攝 CC│BY-NC-SA


花東賞鯨豚 peter
每年夏季,成群的鯨豚就會迴游至花東外海在那嬉戲覓食,因此也開發了賞鯨豚這樣的生態旅遊活動!當這些鯨豚翻騰在花東湛藍的海域中時,那生動可愛的模樣令人難以忘懷!

〈花東賞鯨豚〉peter 攝 CC│BY-NC-SA


正午寧靜的海 徐茂庭
正午的海岸在晴空烈日中發燙,在日光下多站兩秒都會耐不住灼熱。在那樣空曠的海灘上,一個人靜靜坐在陽傘底下望著寧靜而蔚藍的太平洋,時間一下子好像都不足為懼了。

〈正午寧靜的海〉花蓮縣 徐茂庭 攝 CC│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