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看板

『記憶光點』2009第四屆數位島嶼攝影比賽

本屆攝影比賽以「記憶光點」為主題,邀請全民由時光記憶的角度來捕捉台灣意象,共同來豐富數位典藏內容的多樣性。
希望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將不同的足跡事例,交織出台灣人跨時代的記憶,以紀錄不同年代台灣人民的生活百態,看見最真實的台灣樣貌。

m

第一名 許淑梅-從戰火中站起來的金門人

拍攝年代:民國98年 拍攝地點:福建金門 歷經大大小小的慘烈戰役,一甲子來金門島民何其有幸的躲過炮火而生存下來。翻開近代史,金門對台海的重要性變成國共必爭之地,也使該島成軍事管制區多年,時至今日開放觀光,更佩服金門人種種順勢而生的哲學。當站在古寧頭海邊遙想六十年前苦難的戰火,堆疊戰死英雄的鮮血染紅潔白的沙灘,如今取代的是蚵農賴以生活的養殖場,不禁潸然淚下。 相隔對岸約十公里的廈門隱約可見,在龍應台新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也因主婦去廈門買菜而一隔五十年,這是金門人的一生嗎?如是,那記憶的光點又是什麼?

-- 攝

m

第二名 李鳳秋-圓石廣

拍攝年代:民國98年1月27日 拍攝地點:苗栗縣銅鑼鄉 主角:老家與母親 這片從年輕走到老的圓石廣場就要鋪上細沙了 或許是大家不再年輕 乏人扶持的年邁步履再無法契合那美麗的圓滿 母親低垂著的頭 只是因為小心步履吧 我想 或許 也許可能 其實是一種孤獨的姿勢 我不知道……

-- 攝

m

第三名 陳蒼榜-寸步難行

拍攝年代:民國98年8月7日 拍攝地點:板橋市漢生東路、區運路 其他:近年來道路品質已改善許多,但排水設施並不完善,夏日的一場大豪雨,就積水成如此情況,造成行車及路人極大的不便。 八月七日午後的一場大雷雨,來得又大又急,剎時板橋地區到處積水盈尺,一時水患無法排除,而造成交通大亂。由於工商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各人為了各自的工作而片刻不得閒。因此開車的、騎車的為了爭取時間急行而過,而造成水花四濺,騎車或走路的行人因而遭到寸步難行的窘狀。 作者喜歡寫實攝影,因此利用相機拍下這一幅街頭雨中即景。在此建議政府鋪設道路工程除了注意工程品質外,亦應做好排水設施。當然富人開著豪華轎車享受舒適的行路快意外,亦應體諒路上行人之苦。

-- 攝

m

優選 曾澤浩-荒山牧羊

拍攝年代:民國75年 拍攝地點:田寮鄉月世界 牧羊人家,山居其中,辛勞百般。沒有城市的繁華景象,亦無車水馬龍之熱鬧景光,在如此荒涼的山脊中自甘如飴,也不怨天尤人,自命其樂,誰可體會一二。 唯獨與其生活處境朝夕相處,才能悟及無聊透了,也可領悟他們那份安身樂命的境界。 民國七十五年時,那與三兩攝影好友尋找拍攝素材,偶然間發現了正趁夕陽未西下時,趕著羊兒登上光禿禿的山脊稜線上,好似險境之山坡上,雖有份美與優雅之光源照於羊兒身上與趕羊者,其境總令人有股掛心。然相距之遠,卻無法用心裡的那份感受叮嚀那位趕羊者小心啊!也正忙著取相機拍攝如此令人難忘又掛憂的美景,其佈設猶如天成,真是好景不常在。後知,為何行走於山脊上,是前日下大雨,正常之羊徑小道皆被水掩蓋,不得已才表演如此高技之返途路也。

-- 攝

m

優選 林建全-尋找古早味

拍攝年代:民國96年3月 拍攝地點:台北市大稻埕 主角:手推車裡的古味道 在繁華熱鬧的台北市區內,忽然在大稻埕整修中的霞海城隍廟邊,難得看到童年記憶的影像。有個手推車的攤位,年老的老闆不放棄他的手藝,正努力著準備開始要營業,展開他的一天的生意。 記得總在寒夜裡聽到「呼~呼~」的聲音在街頭巷尾中穿梭,並聞到一陣的濃香味飄過來,一碗熱騰騰的麵茶或杏仁茶,全身立即暖烘烘,香甜濃醇的味道,真讓人回味無窮。 如今在一樣的寒冬夜裡,已越來越少聽到如此溫馨的聲音了。這位年長老闆秉持傳承的味道繼續經營他的古早味,讓一些懷舊的人士品嚐一下已失掉的童年記憶中的味道,你是否去享受過呢?

-- 攝

m

優選 陳蒼榜-雨中即景

拍攝年代:民國92年8月 拍攝地點:樹林市濟安宮 主角:祈福信眾 其他:夏日天氣變化莫測,所謂有備無患。只因急中生智亦可將事情圓融解決,圖中爺護孫之情,表露無遺,令人感動,亦是親情之最佳寫照。 樹林市濟安宮是居民生活的寄託,廟內安奉的是保生大帝。 由於台灣的八月是午後西北雨的季節,一對爺孫到廟裡祈福平安,因到廟時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爺孫邊拜邊玩,在廟裡耗了一些時間,但不巧的,頓時天空忽然烏雲密佈,下起傾盆大雨,因而滯留了很長一段時間。 或許因為另有要事急著要走,而且又沒有帶雨具,因此向廟方人員借了一份報紙遮雨奪門而出,孫爺倆還雨中作樂的邊跑邊笑,似乎訴說著:雨天沒有雨傘,讓我們感受得更快樂。 作者也適時捕捉到這感人的一幕。

-- 攝

m

優選 李承靜-過客

拍攝年代:民國97年 拍攝地點:三芝飛碟屋 主角:腳與廢墟 廢棄的屋子一直對我有種吸引力。 那裡有許多痕跡,好像還有故事可以聽。只是緣分盡了,美麗的屋子終有一天會老去,汰舊換新。像這個大時代的過客。而我們,也只是它生命中的一個腳印罷了。

-- 攝

m

優選 郭淑華-炭人生

拍攝年代:民國98年5月16日 拍攝地點:苗栗市麻園坑道古炭窯 主角:王德盛 坐在地上休息,一口一口抽著香菸的這位老先生,就是王德盛老師傅,在他臉上的歲月痕跡訴說著:他這一輩子辛苦守護著祖先留下的古炭窯。 他滿臉的炭灰,夾雜著一滴一滴的汗水,顯現出木炭逐漸沒落的憂心。木炭業曾經風光過,至今已沒落,許多炭窯因此而無法生存並任由荒廢垮掉或拆掉,只有這座炭窯還完整,他仍然不覺得辛苦的堅持守著這座木炭窯,過完他這輩子。

-- 攝

m

優選 鄒淑鳳-童真

拍攝年代:民國96年 拍攝地點:台中市南屯區 主角:天真無邪的小朋友 台中市是台灣三大都會區之一,現代化的建築及遍佈的交通運輸網,使得台中市展現出多元化的現代都市。 儘管如此,台中市仍有一些區域保有傳統文化氣息,例如南屯老街仍保有許多傳統建築和行業,來此尋訪可以發現在都市叢林中的桃花源。 在尋訪的途中,發現路旁豎立著老茶的看板,正當我仔細看端倪時,旁邊店家內的小朋友便爬上這看板興高采烈的玩耍,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好像是在歡迎我這位訪客,讓人感到相當溫馨。

-- 攝

m

優選 朱碧霙-團圓飯

拍攝年代:民國96年9月 拍攝地點: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 主角:老碗與炊飯桶 在台灣,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就是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 在這一天除了要祭祀與守歲之外,吃團圓飯更是除夕夜的重頭戲。 除夕夜,一大家族人員齊聚一起,圍著大圓桌共享熱騰騰的年夜飯,豐盛的菜餚、不絕於耳的笑聲,除了凝聚家族的情感,更象徵著圓滿之意。木製的炊飯桶裡,滿盛著熟透晶瑩的米飯,象徵著來年也是豐收的一年。吃年夜飯的時候,還要慢慢地吃,有著維持家族長長久久的隱喻。 隨著台灣工商社會進步,雙薪家庭崛起,現代人的忙碌加班取代了家庭的晚餐時間,快速便利的超商微波食物與速食店的薯條炸雞,取代了媽媽的家常菜。飯店的名廚年菜,也不知不覺悄悄地取代了媽媽的手藝。 看著已讓蜘蛛結絲成網的木製炊飯桶與碗具,彷彿低聲訴說著以往種種的記憶。

-- 攝

m

優選 王昭旺-知足與惜福

拍攝年代:民國82年 拍攝地點:雲林縣二崙鄉 主角:乾媽 每次當我回雲林老家時,總會看見我的乾媽(大伯的太太)勤奮的為家裡張羅大小事情,她總是戰戰兢兢的扮演好王家長媳的角色。 過去台灣的傳統農村生活主要是以父系社會為主流,婦女在家中比較沒有地位。我記得每當用餐時間,乾媽總是和其他姑嫂一起在廚房裡忙進忙出料理一道道佳餚。</br></br>當她們將所有飯菜與碗筷設置好後便迅速離開餐廳。原來過去我們家族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即是家中婦女不但不可以和男丁同桌用餐,而且必須等男丁用完餐後才可以上桌吃飯。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因此塑造出台灣農村婦女不屈不撓的精神。 再一次回顧此照片,望見古厝逐年斑剝的泥牆下,白髮蒼蒼的乾媽並沒有被這些凋零的景象所擊倒。我們不僅要為這些為台灣社會不斷付出的台灣婦女感到疼惜,更令我們體認到她們知足惜福的生活哲學。 希望藉此作品鼓舞所有遇到困境與挫折的台灣人,要勇敢的站起來,不要被惡劣的環境所擊垮,保有知足常樂的心。

-- 攝

m

入選 曾金磬-逗

拍攝年代:民國80年 拍攝地點:高雄縣桃源鄉 留下永恆,本想拍團體照乙張。大夥排排坐,整齊如列的用心,在如此盛況中,服裝乃是一大特色,五顏六色姿儀百端。奈何人性之頑,逗起小兒,何樂不為呢! 那年又是高雄縣桃源鄉布農族的豐年祭,他們為迎接重要的節日,大家皆盛裝打扮,無比的興奮,也留下此幀永難再存的一面。今年莫拉克風災的侵襲,重創此鄉,使此地成了災區,未知影中人可好,思緒湧上,心酸淚下自是自然。而那小孩無邪天真的面孔,更不知可否長大成人依然無恙。 寫至此思緒千萬,願千萬之祝福她們平安快樂,越挫越勇,面對現實,信心而立。

-- 攝

m

入選 許文愈-921後龍山寺

拍攝年代:民國97年 拍攝地點:彰化鹿港 主角:龍山寺 民國88年9月21日台灣南投縣集集鎮發生苪氏規模7.3的地震,國家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的建築再度受損,山門木柱移位、正殿屋簷斷裂、後殿屋面牆壁坍塌。政府原預定做局部搶修,但關心古蹟學者與地方人士認為應做較大規模維修,於是內政部重新做整體修護規劃,總工程費約一億五千萬元。 鹿港企業家寶成國際集團總裁蔡其瑞、蔡其建兄弟,本著回饋家鄉的善心,成立龍山寺修復工程委員會,並負責龍山寺主體修護工程的全部經費,協助保存國家文化資產。 鹿港龍山寺自乾隆年間以來,不但香火鼎盛,信徒也遍及全台。由於歷史悠久,雖幾經災厄,仍留下不少文物。

-- 攝

m

入選 陳鼎鑫-淨港七勇士

拍攝年代:2009 拍攝地點:野柳 主角:跳港人與轎 野柳村民早年自閩粵移民來台,信仰的神祗主要為開漳聖王陳元公、守護漁民的媽祖、周倉將軍以及土地公。每年保安宮等廟宇舉辦的神明淨港活動,由轎夫抬神輿衝跳入海,游至對岸登陸,隨後進行過火儀式和放水燈,往往吸引大批遊客到訪參觀,現今已成為全台知名的民俗活動之一。

-- 攝

m

入選 徐啟衡-光華橋拆除

拍攝年代:民國93年 拍攝地點:台北市光華橋舊址(新生南路) 主角:以強力水刀拆除光華橋大理石牌之工作人員 光華橋建於民國六十年,通車於民國六十一年,是台北市最早興建的幾座陸橋之一。光華橋係為跨越縱貫鐵路連接新生南路與松江路之交通,鐵路地下化後,當時為減少車行事故而興建之陸橋,後來其存在的原因已消失。 民國93年1月13日光華橋拆除走入歷史,為了不破壞具有多年歷史意義的光華橋大理石牌坊,現場特別安排專業工作人員以強力水刀小心翼翼的慢慢拆除,前後花了數小時才完成這項任務。 回頭細數光華橋下的光華商場,三十多年的存在與發展,原本是一場歷史的錯誤與機遇所混雜而成。當初依循攤販安置政策而興建的橋下商場,其中的舊書攤、電子商場、音響零件、骨董攤等等,卻造就成終年人潮不斷的繁華商場,留給許多台北人難以抹滅的回憶。

-- 攝

m

入選 曾振春-希望的眼神

拍攝年代:約民國77~78年 拍攝地點:新竹縣尖石鄉 主角:泰雅族長者 其他:印象中拍攝時間是在1988或89年,她是新竹尖石鄉泰雅族89歲人瑞,雖然老年多病.但那自然慈祥希望的面容,至今難忘。 居住於台灣中北部山區的泰雅族是僅次於花蓮阿美族的台灣第二大原住民族,而婦女紋面表示精湛織布且已婚嫁之習俗。 民國七十七至七十八年間,我們一群攝影朋友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之下,遠赴新竹尖石鄉的部落,做了解與學習的實境記錄課程,因而認識這位泰雅族阿媽。當時她已將近九十歲高齡,人老有病,但仍在攙扶下自己行走。那種堅毅韌性、自然隨緣,而且和氣、慈祥、純樸的表情掛在歷盡人生風霜的臉上,令我難忘。

-- 攝

m

入選 李瑋傑-幸福

拍攝年代:民國98年 拍攝地點:蘭嶼野銀村 主角:謝旗山(夏曼.曼阿奈) 其他:爸爸與狗 這是我的一段旅程,這是他們的一段生活故事。 蘭嶼有蘭嶼的語言,蘭嶼人有他們自身的文化,也有強大的民族特性。傳統地下屋,老一輩的人都不願捨棄他們的傳統文化,這裡也是他們原始生活起居的地方。相對於都市,蘭嶼很純樸,雖然在蘭嶼人眼裡,蘭嶼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蘭嶼了。他們不希望變化得那麼快,但是為了生存也沒有辦法留下傳統,只能盡份心力的維護著傳統。 蘭嶼人很熱情,因為他們的生長環境本身處處就充滿人情,到處都是朋友,到處都是家。一個月的相處,深深感覺到這樣的幸福感,我在島上沒有吃不飽,沒有穿不暖,自給自足更不是問題。 我的老闆,他的笑容總是讓我覺得很天真,沒有包袱的真實,中間那隻狗「小瓜呆」是跟我同一天到部落,從那一天開始牠成了我老闆的新玩伴,帶著牠上山砍柴,下海玩水。爸爸則是位雕刻藝術家,跟著爸爸上山吟唱砍樹就是爲了家族而造船,純手工的技術實在是讓人敬佩不已。 無憂無慮的小島,最美麗的地方就來自於最純真的心靈,為了親人與家園,而回歸照顧與發展他的夢想。無時無刻,充滿幸福的空間,幸福的蘭嶼。

-- 攝

m

入選 石先孝-挽面

拍攝年代:民國94年 拍攝地點:台中市南屯區 主角:挽面的阿嬤 挽面這個行業現今已很少見了,運氣好的話偶而會在廟口前看到古早挽面的畫面,現代女性使用的都是現代化的保養品,即使要做臉也都到護膚中心或美容院進行臉部護膚保養。 每當看到挽面的畫面,就會讓人勾起小時候的回憶。記得小時後阿嬤都會幫媽媽挽面,先在媽媽臉上塗上一層膏狀物體,等過一會兒膏狀物凝結後,阿嬤手中拿著細繩,一端用嘴巴咬住,另交叉兩端用手拿著,然後就慢慢的用細繩將媽媽臉上的膏狀物磨除。很神奇的,媽媽臉頰變得既光亮又細緻呢。

-- 攝

m

入選 陳依君-是球嗎?

拍攝年代:90年代 拍攝地點:馬祖 東莒 福正海灘 主角:孩子 退潮後的海灘,大大小小的水窐,濕潤地分布在海灘上,不整齊的石頭也隨著海水的退去,一一浮現。 小小朋友出現在大大的海灘上,穿著ㄧ件短衫,赤腳踏上大自然,看著圓形的物體,小小的腦袋中,無法分辨出是什麼東西,是球嗎?小時候認識的圓形物體多半是從球開始。牽著線的浮球,遺忘在海邊上,被孩子遇上,讓人不免好奇的想要逗弄一下。倒影中的孩子,也是看著球,似乎也展現出一樣的欲望,想要跟著主人一起玩樂去。殊不知大人的世界裡,這看似孩子般的玩具,有著大大的功用。

-- 攝

m

入選 洪敏智-走過921

拍攝年代:民國95年 拍攝地點:南投縣集集鎮 主角:武昌宮 其他:金碧輝煌的武昌宮,受地震破壞傾斜,形成觀光景點。 921大地震是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發生時間在台灣時間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 震央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處(2008年已更正為南投魚池地震站西南方 7.0 公里),也就是位於台灣南投縣集集鎮,震源深度8.0公里,芮氏規模達7.3,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地震矩震級定為7.6。 九二一大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80公里的破裂帶,使台灣全島都感受到嚴重搖晃,持續102秒。此次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30人失蹤、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