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拼圖-屏東縣
臺灣拼圖-屏東縣
屏東縣九如鄉-九如三山國王廟
【拍攝年代】2010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九如三山國王廟為全臺首建之三山國王廟,建廟歷史久遠,至今約有三百多年歷史,為九如鄉民精神信仰的地方,凡是居民糾紛、災病等疑難問題,都會來此祈求神明解決,頗為靈驗,因而聲名遠播,香火日漸鼎盛。
屏東縣三地門鄉-勇士之舞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排灣族勇士舞只限男人可以跳,男人們以健壯的身體、強勁俐落的動作、雄壯高昂的歌聲,激勵士氣,祈求出征或狩獵順利。勇士舞可說是另一種力與美的表現。
屏東縣竹田鄉-竹田車站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竹田車站為屏東線僅存的日治木造車站,是日治時期出口農產品的鐵路重鎮,在極盛時期,車站甚至有旅館及澡堂。由於車站建於日據時代,因此整體設計有著濃厚的日式風格。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水庫夕照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牡丹水庫位於屏東縣南端的牡丹鄉境內,在四重溪河谷上,由鵝卵石堆砌而成,為解決屏南地區民眾農業用水及恆春半島觀光事業所建,於民國84年完工,啟用迄今。
屏東縣里港鄉-磚仔窯風光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里港鄉磚仔窯位於里港國中附近,該窯建造應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隨著時代進步,磚仔窯已被今日的科技發展所淘汰,只留下當年宏偉壯觀的煙囪讓人憑弔。
屏東縣佳冬鄉-楊氏宗祠之美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楊氏宗祠正門前禾埕上的「太極兩儀池」為全省僅見之建築。由於太極兩儀池與正門抵觸都市計畫,道路一度面臨拆除,經宗祠子孫全力護家產,申請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始得保留完整面貌。
屏東縣東港鎮-王船祭典
【拍攝年代】2006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東港王船祭是臺灣地區最著名且最重要的廟會活動之一。燒王船的原意是送瘟出境,如今雖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仍保留著神祕、嚴肅的氣氛。
屏東縣屏東市-舊鐵橋之美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高屏舊鐵橋位於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橋面橫跨高屏溪,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屏東縣春日鄉-刺福球
【拍攝年代】2009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在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系部落五年祭的儀式中,刺福球活動是祭典的重頭戲之一。現場的刺球勇士,個個聚精會神、目標一致,期待刺中福球好運降臨。
屏東縣崁頂鄉-崁頂鄉越溪村社區活動中心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崁頂鄉越溪村的社區活動中心是一座閩南式三合院,社區發展協會將周遭環境整頓得很優雅,除於三合院旁水池種植綠竹,並建有涼亭,頗有中國江南風情味道。
屏東縣新埤鄉-新埤建功東柵門
【拍攝年代】2010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建功庄東柵門又稱為懷忠門,創建於清光緒年間,現今名列國家三級古蹟。原籍廣東客家移民進入屏東六堆,為避免外人侵擾及與其他村落分界,多半於外圍設置柵門。
屏東縣萬丹鄉-紅豆採收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屏東縣萬丹鄉目前的紅豆種植面積約有九百公頃左右,為全縣第一,並有紅豆之鄉的稱號。紅豆主要用在甜食、點心上,透過鏡頭的捕捉,留下農民豐收紅豆的永恆記錄。
屏東縣萬巒鄉-綠色隧道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屏東縣萬巒鄉的綠色隧道是屏東沿山公路往泰武的必經之路,路旁種植了二排高大翠綠的檸檬桉樹,綠意盎然。此條綠色隧道堪稱是萬巒鄉重要的指標之一。
屏東縣滿州鄉-滿州港口吊橋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全臺灣最長的吊橋「滿州港口吊橋」,是跨港口溪闢設的港口吊橋,被譽為最長的人行吊橋,以人員通行為主,遊客站在吊橋上,可攬溪流入海和美麗的海岸景致。
屏東縣瑪家鄉-檢視聘禮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忠能 【照片說明】排灣族的結婚程序,是所有族群中最繁瑣的。傳統上,探訪說媒時,男方要帶的禮品有豬肉、頭飾、檳榔、葉、小米糕、酒和汽水等。各階級與同階級之間的聘禮各有不同規定,而檳榔是必備禮品,鐵鍋則是組成家庭的必需品。有些聘禮到了現代,也以錢或是其他物品來代替。
屏東縣潮州鎮-潮州城隍文化季
【拍攝年代】2009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潮州城隍文化祭,是潮州鎮公所為慶祝潮州城隍廟縣城隍尊神聖誕千秋,特此舉辦的慶祝活動,希望能在推動宗教文化的同時,亦能達到文化薪傳及推展在地觀光產業之目的。
屏東縣麟洛鄉-六堆攻炮城
【拍攝年代】2006年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南部六堆地區的攻炮城,是早期客家社會中防禦敵人的技術,然而,隨著時代演進,今日的攻炮城已成為每年元宵節家喻戶曉的慶典活動了。
屏東縣鹽埔鄉-葉嘉南陽堂古厝
【拍攝年代】 【拍攝者】陳偉森 【照片說明】葉嘉南陽堂古厝是鹽埔地區建築最為精美的古厝,也是鹽埔一屆庄(鄉)長的故宅,有多年歷史,雖已老舊,仍散發著傳統的精美氣象。
屏東縣琉球鄉-小琉球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黃金福 【照片說明】小琉球,位於屏東縣東港鎮的西南方,是臺灣眾多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了島上奇岩,讓遊客驚喜之餘,亦飽嚐一場天然藝術饗宴。小琉球的美,值得仔細品味!
屏東縣內埔鄉-屏科大校門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吳欣怡 【照片說明】內埔鄉是屏東縣內次大的鄉鎮,鄉內地形平坦,是沿山公路北端的起點。在人文方面,客家、閩南、排灣在此混居互動,呈現出豐富多元的地方文化。鄉內的屏科大校地廣大,環境優美,所研發的薄鹽醬油更是聞名全臺。
屏東縣泰武鄉-傳統的堅持-囍宴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劉文義 【照片說明】排灣族是少數現在仍保有完整嚴格階級制度與傳統服飾文化融於生活中的原住民部落,這是一場新婚筵席聚會,所有與會賓客都依照傳統穿上自己最美麗的服飾出席,表示對新人的尊重與傳統的承襲,酒足飯飽後一定要來場歌舞,賓主盡歡啊!
屏東縣車城鄉-洋蔥分裝
【拍攝年代】2011年 【拍攝者】陳忠能 【照片說明】屏東縣車城鄉以生產洋蔥著名,每年3至4月為盛產期,在馬路邊經常可看到農民在空地上挑選不同尺寸的洋蔥分裝,當地海軍陸戰隊弟兄則依農民需求,協助收成。
屏東縣恆春鎮-豎孤棚
【拍攝年代】2011 【拍攝者】鄭信藏 【照片說明】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恆春最大的觀光盛事-恆春古城搶孤豎孤棚活動,已經變成恆春著名的文化象徵,今年更結合多項創意與表演活動,農曆七月十五當天有晚會表演揭開序幕,還有煙火秀、攻炮城等活動。
屏東縣高樹鄉-鍾理和故居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宗傑 【照片說明】臺灣鄉土文學之父鍾理和位於高樹鄉廣興村的故居,屏東縣政府決定對外開放,提供遊客導覽解說服務,認識客家傳統夥房及鍾氏昆仲在臺灣文學與民主發展中的歷史與價值。
屏東縣枋寮鄉-豐收
【拍攝年代】2010年 【拍攝者】黃榮群 【照片說明】屏東縣枋寮鄉靠山區農民種植愛文芒果,此時正值豐收期!圖為果農正在整理剛採收愛文之景。
屏東縣林邊鄉-曬烏魚子
【拍攝年代】2010年 【拍攝者】黃榮群 【照片說明】屏東縣林邊鄉乃靠近海邊之處,鄉內養殖業蓬勃發展,不論人工養殖或出海捕獲之烏魚,均在此由工人手工日曬曬烏魚子。
屏東縣新園鄉-春耕
【拍攝年代】2009年 【拍攝者】黃榮群 【照片說明】屏東縣新園鄉乃一農業為主之村莊,目前已很少數以水牛整地!圖為農民黃昏春耕情形!
屏東縣獅子鄉-扛山豬
【拍攝年代】2006年 【拍攝者】黃榮群 【照片說明】屏東縣獅子鄉一年一度「麻里巴狩獵祭」原是屏東縣獅子鄉該鄉的原住民傳統狩獵活動。
屏東縣長治鄉-六堆客家聯軍抗日紀念公園
【拍攝年代】 【拍攝者】陳盈安 【照片說明】為紀念在火燒庄之役中與日軍對抗但不幸被殲滅的六堆客家義勇軍,故於1995年在事發當地設立六堆客家聯軍抗日紀念公園,另於公園內建造烈士祠祭祀,象徵其英勇之行為。
屏東縣霧臺鄉-耶穌聖心堂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陳盈安 【照片說名】霧臺鄉為全國唯一須申請入山證才可進入之鄉鎮市區,居民以魯凱族為主。鄉內擁有許多魯凱族雕刻作品,其中耶穌聖心堂內的座椅被雕成原住民人像,為全國教堂中難得一見之作品。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鄉豐年祭
【拍攝年代】2007年 【拍攝者】蔡世垚 【照片說明】來義鄉本年度的小米收獲祭(豐年祭),已在七月中旬紛紛上場,各個部落無不卯足勁來籌備,迎接莫拉克八八災後的祭典。
屏東縣南州鄉-蓮霧採收
【拍攝年代】2012年 【拍攝者】鄭渝勳 【照片說明】農曆過年前後,是南州鄉蓮霧採收的季節,大家分工合作,挑蓮霧、釘紙箱,為的就是過個好年,雖然南州蓮霧不如林邊蓮霧有名,但是甜度口感絕對不輸林邊蓮霧。
屏東縣枋山鄉-伯勞鳥館
【拍攝年代】2010年 【拍攝者】洪麗雯 【照片說明】枋山鄉楓港村將廢棄營區改建為伯勞鳥館,原本捕獵伯勞鳥負面形象的社區,早已轉型為生態社區。但為了維持地方特色和民眾生計,現在路邊還是有燒烤的販售,只是烤肉架上已不再是伯勞鳥,而是魷魚和鵪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