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的分類屬於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具有遷徙的習性,是一種冬候鳥。他們分布很廣,歐亞大陸和北美洲、非洲北部等地區都有分佈。大都成群活動,常棲息在湖泊、池塘、河口等開闊水域地區,以植物為主食,還會捕捉無脊椎動物及昆蟲維生。 雄鳥的嘴喙呈現黃綠色,頭部和脖子都有墨綠色金屬光澤的羽毛,是很容易辨識的特徵,這也是牠們名稱的由來。雄鳥的脖子上還會有白色環形斑紋,胸部、背部和臀部的羽毛呈現暗褐色,身體則是灰褐色。成熟的雄鳥,尾部中央的四根羽毛顏色為墨綠色,並且會向上捲曲,其他的尾部羽毛則呈現白色。腳部的顏色是橘黃色,腳指間有蹼,具有船槳的功能,有利於水中游泳。綠頭鴨不常潛水,時常頭朝向水下找尋食物,屁股和腳掌向上矗立在水面,呈現水上倒立表演的有趣畫面。雌鳥全身被淡褐色與深褐色的羽毛夾雜覆蓋,背部顏色比較深,胸部與腹部的顏色比較淡。嘴喙呈現深褐色,頭部羽毛顏色比較淺,有黑褐色的貫眼紋和乳白色的眉紋。全身色調一致,具有隱蔽的效果,躲藏在枯枝草叢間,並不容易發現。 我曾經嘗試貼近正在整理羽毛的綠頭鴨,在膨鬆細緻、顏色豐富、排列整齊的羽翼中赫然驚覺,其實我對綠頭鴨並不熟悉,反而是一種全然陌生的感受。我懷疑自己,如果那墨綠色金屬光澤的特徵被樹葉遮蔽,我是否仍然可以做出果決的判斷,在第一時間鑑定出牠們的身份。如果沒有雄性綠頭鴨陪伴,當雌鳥單獨出現在水岸,是否仍然有自信,依據身體羽毛的顏色,以及頭上的嘴喙、貫眼紋和眉紋等等特徵,判斷出牠的品種。當一切都變得陌生的時候,綠頭鴨儼然成為一種新奇的生物。 我追逐著對於綠頭鴨的陌生感受,搜尋著網路上的種種相關資訊,試著重新認識這個生物。才發現雄性綠頭鴨的翅膀上,長方形紫色塊狀的羽毛稱為「翼鏡」,也是重要的辨別特徵……。牠們在春、夏季交配,每次產下8顆到11顆蛋,大約需要將近30天的孵化,雛鳥皆由雌鳥單獨撫育……。綠頭鴨的睡眠習性,竟然可以只閉上一隻眼睛睡覺,他們可以控制大腦一部份保持睡眠,另一部份則是清醒的狀態。睜開的另一隻眼睛,仍然可以觀察環境變化,具有警戒的功能。 在近距離觀察綠頭鴨的經驗中,發現了許多的驚奇,這觸發了我一些思考。當我們以既定的印象、主觀的立場出發,想當然爾的去觀看事物時,同時也失去了探索新事物的樂趣。如果試著改變觀看的距離與角度,並且抱持不同的心情與立場,可以發現身邊周遭充滿各種新奇的事物,誘發更多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