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鄉的第一座鹽田,也是台灣目前最悠久、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朝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近來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也相當程度的保留了一些鹽田文化,同時引來了不少觀光客。 鹽場為何要被保留?如果我們從全球性世界人類遺產保存工作來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一九七二年舉行的第十七次常會中以「關懷世界文化暨自然資產保護公約」之名,開始建立的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提名與保護工作,三十年來已經有超過一百五十國七百三十餘處的各地文化與自然遺產被列入全球社會共同保護的對象,其中工業遺產也是被全球社會保護的重要對象。  最早於一九七八年被列入世界遺產保護名單的是興建於十三世紀的波蘭Wieliczka岩鹽礦場,隨後是在一九八二年獲選、興建於一七七五年的法國Ace-et-Senans皇家製鹽廠,這兩座被列入全球社會共同保護的工業遺址都是鹽業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先見之明,其實清楚指出,對於沒落的重要產業遺址或景觀的保存,已經成為標示人類工業文明進程的重要記憶與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