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記實

 出生在南投縣中央山脈裡的我喜歡海,雖然直到十五歲國中畢業旅行 時,我才第一次在花蓮海邊摸到鹹鹹的海水,海是神秘的。

 在台北求學的日子,有了較多的機會去接觸海洋,但也只是片面的、驚恐的。記得第一次與同學在白沙灣海邊露營,晚上被海防巡邏的阿兵哥斥喝驅離的窘境,讓我對這片觀看、親近海洋的岸邊,有著深深的恐懼。

直到現在,拿起相機拍攝這已殘破的不能再殘破的海岸,內心並沒有因解嚴的開放而敢安心大方的恣意獵取鏡頭,偶爾仍會遭受盤查,親近海洋的岸邊仍然是遙遠的。

 這從九五年開始拍攝的「海岸線」,原本最初的計畫是要用走的繞台灣海岸線一週,將所見、所經歷的海岸現況記錄下來。而我也真的從淡水沙崙的海岸邊一直走到了宜蘭的蘭陽溪口,這段海岸斷斷續續走了將近兩個月,後來因經費的問題而中斷,但幾年來四處奔走間,如果有經過海岸邊,我仍會試著去加以拍攝,也許以這樣累積的方式,有一天我仍能拍攝出一套完整的台灣海岸線。

 海岸是一個多樣且具豐富人文色彩的地方。除了靠海維生的漁民,還有守衛海防的阿兵哥,以及許多欲親近海洋或休閒的人。他們在海岸邊可以是工作的、休息的、玩耍的、觀望的、宗教的…….,海岸是一個可以讓人感到身心安定的地方。

 幾年來驚見台灣海岸的急劇變化,解嚴後的海岸線雖然讓人可以更自由的接近海洋,但相對也造成自然海岸的破壞,人們大量興建水泥堤防,海域沙灘的垃圾污染,西南沿岸的漁塭陸沉等,處處讓人感到不捨與憂心。

 經歷1999世紀末的一年,眼見這片豐裕的海岸逐漸失去原有的風貌與生命力。一九九九年的海岸將留下什麼?往後新世紀的海岸又將會呈現何種樣貌呢?這是我一直在探討、思考的。藉由攝影的報導與記錄,我希望能對台灣海岸資源的永續經營做一見證,這也將是台灣邁入二十一世紀所應面對的課題。

 我想將海岸拍的很安靜,這是創作。拍攝的作品中我不做任何的批判,只是忠實的呈現。而所謂的動機,就是我對海與岸的珍惜。
m

惦惦的海岸1

m

惦惦的海岸2

m

惦惦的海岸3

m

惦惦的海岸4

m

惦惦的海岸5

m

惦惦的海岸6

m

惦惦的海岸7

m

惦惦的海岸8

m

惦惦的海岸9

m

惦惦的海岸10

m

惦惦的海岸11

m

惦惦的海岸12

m

惦惦的海岸13

m

惦惦的海岸14

m

惦惦的海岸15

m

惦惦的海岸16